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熊蓋站  -> 生活醫學  -> 預防肝癌四大策略 

--> 本頁主題: 預防肝癌四大策略  加為IE收藏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可列印版本
泡泡龍


幽默大師獎
頭銜:回覆是我的最愛回覆是我的最愛

∷ 職務: 超級版主 該帥哥目前不在線
∷ 編號: 1397
∷ 級別: 光明使者
∷ 發帖: 4958
∷ 威望: 2740
∷ 財富: 9555 蓋幣
∷ 貢獻: 9
∷ 配偶: 單身
∷ 家族: 軒轅山莊
∷ 來自: 雲林縣
∷ 註冊: 2005-05-06
∷ 上次: 2013-11-20
鮮花(8)
寵物資料

寵物狀態:生存
寵物級別:141 -最終進化-
寵物PK:開(接受挑戰)
HP:3625/3625
MP:1823/1823
SP:5000/5000
EXP:29%
  【字體: Plurk Twitter 
【本站推薦】:
 預防肝癌四大策略 

預防肝癌,最根本的就是要預防病毒感染。疫苗注射、注意飲食、避免血液接觸傳染及定期完整的檢查,是防治肝癌的重要策略。


治療肝癌的方式談了很多,其實最根本的是要「拒絕肝病上身」,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醫學會理事長,也是國泰醫院肝臟中心主任的楊賢馨教授表示,台灣的肝癌最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引發,尤其是B型肝炎病毒,約有6至7成的肝癌患者為B肝帶原,而C型肝炎病毒引發肝癌的比率也愈來愈高,目前已經高達3至4成,C肝病毒誘發肝癌的機會比B肝高,因此要預防肝癌,最重要就是預防肝炎病毒感染。

防治策略 1:疫苗注射

由於C型肝炎是由RNA病毒造成,病毒變異的速度太快,至今仍無法製造有效的預防疫苗,所幸國人最常見的B型肝炎病毒感染已經有了疫苗可用,目前台灣國民一出生就會接種,預防肝癌從一出生就做起,使年輕人B型肝炎帶原率由9.8%降至0.7%。台灣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政策曾經讓全球醫界矚目,並且因此躍上醫學界最頂級醫學期刊的新英格蘭雜誌,但最近,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的研究發現,國內15歲以上兒童青少年中有近2成的B肝病毒抗體太弱,若不追加接種疫苗,恐有再感染病毒之虞。

楊賢馨表示,其實B肝疫苗在設計之初,本來就預計它大概會有5年的效價,之後如果需要,還得再追加接種,因此在小學入學時還會再追加一劑。不過當時醫界研究認為,台灣自然環境內有很高的機會再「遇到」B型肝病病毒的侵入,對於曾經接種疫苗而且產生免疫記憶的部分青少年接種者而言,就像是「自然接種」而再補強抗體,不過,可能是現在的衛生環境改善,民眾在自然環境下再接觸病毒的機會變低,自然接種的功能降低,因此抗體效價偏低,所以現在小兒科醫師都建議,學童在進國中時可以追加一劑,之後進大學時再追加1劑。B肝疫苗的「有效期限」在成人身上也是一樣,因此楊賢馨建議,曾自費接種過疫苗的民眾,每5年應該做一次抗體檢查,倘若抗體太低,最好也要再追加1劑;如果抗體夠高,則可依醫師的建議在5年後再檢查抗體,視情況追加。

楊賢馨也提醒,有些人接種疫苗後沒有產生反應,這種現象有兩種情況,一是可能對該廠牌的疫苗沒有反應,可換另一個廠牌接種,如果換了廠牌接種還是沒有作用,那表示可能是體質使然,接種後身體呈弱性感染而檢查不出抗體,因此他提醒接種疫苗無法產生抗體者仍要加強防範。另一可能是接種者本身是低度之B型肝炎帶原者,因此接種疫苗後沒有產生反應,這種個案應為非活動性,不至於有傳染之危險。

防治策略 2:注意飲食

由於台灣的肝癌最常見的還是以病毒性肝炎為主,而美國則以酒精性肝病較嚴重,不過有鑑於台灣飲酒人口愈來愈多,楊賢馨認為未來酒精性肝炎確實是下一代的隱憂。

另一方面,楊賢馨認為國人也該注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問題,由於台灣脂肪肝的族群日漸增多,脂肪肝未加以控制可能產生纖維化並進一步肝硬化,由於脂肪肝是可以藉由飲食改變並控制體重而回復的,如果因脂肪肝未控制而造成肝硬化並進一步引發肝癌,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此外,台灣民眾要防範的是黃麴毒性的肝毒害,楊賢馨表示,台灣人愛吃的花生及各種穀類和醃漬醬菜,這些產品在潮濕高溫的環境,有機會產生黃麴毒素,而且台灣的氣候確實很容易讓穀物長霉,因此他提醒民眾買米回家,只要開封後就要放入乾燥箱或冰箱,並且快速吃完,千萬不要放太久。而從國外進口的花生製品、穀類可能一進口就帶有毒素,像之前消基會調查,就發現大陸及東南亞進口的花生產品,黃麴毒素量過量,因此提醒大家購買穀類及花生製品,最好買有信譽品牌的產品。

此外香菸近年來也被發現具有增加癌症之機會,前衛生署長陳建仁建議即使沒有病毒帶原,有肝癌家族史者也要預防菸及菸害。至於肝炎帶原者,楊賢馨也建議要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物,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而亂吃草藥反而會產生肝傷害。

防治策略 3:避免血液接觸傳染

以往大家誤以為只要共用食具就會傳染B型肝炎病毒,造成保麗龍大量使用,楊賢馨表示,其實血液和體液等,才是B、C型肝炎的主要傳染途徑,因此要避免不必要的扎針,穿耳洞和身體刺青應使用拋棄式器械。美國和歐洲已經把刺青和穿洞列為捐血的拒絕往來戶,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行為具有很高的病毒性肝炎和愛滋病的傳染性。

危險的性生活不只傳染愛滋病,也會傳染病毒性肝炎,因此楊賢馨提醒安全性行為以防範肝炎,婚前也要進行檢查,若另一伴有B肝而自己為B肝抗體陰性時,要接種B肝疫苗,避免性行為傳染肝炎。

防治策略 4:定期完整檢查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問題,楊賢馨表示,曾有一位醫師的e抗原為陰性,他每年檢查1次肝功能,每次均為正常,沒想到去年卻發生猛爆性肝炎去世。楊賢馨提醒,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必須分為活動性和非活動性,活動性的帶原者由於體內病毒仍可大量複製,因此必須每3個月進行1次肝功能檢驗,3~6個月檢查腹部超音波及胎兒蛋白。

至於非活動性的帶原者則要每年進行1~2次肝功能、胎兒蛋白檢驗,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楊賢馨說,肝炎追蹤檢查主要目的是要讓帶原者可以在適當的時機使用干擾素或是干安能等藥物,廓清B肝病毒,目前健保局已經有條件給付患者的干擾素及干安能治療,患者無需再負擔龐大醫藥費用,有效的治療有機會使肝炎變成不活動,減少轉變為肝硬化及肝癌之機會。


※ ※ ※ 本文為 泡泡龍 與 熊蓋站 共同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 ※

 



[樓 主] |
發表於:2005-08-28 18:15

  熊蓋站 -> 生活醫學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34073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6-30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