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熊蓋站  -> 自然科學  -> 【轉貼】元宵節的習俗

--> 本頁主題: 【轉貼】元宵節的習俗 加為IE收藏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可列印版本
何戎


新人進步獎 音樂天才獎

∷ 職務: 超級版主 該帥哥目前不在線
∷ 編號: 1348
∷ 級別: 天使會員
∷ 發帖: 5131
∷ 威望: 4675
∷ 財富: 2035 蓋幣
∷ 貢獻: 11
∷ 配偶: 單身
∷ 家族: 軒轅山莊
∷ 來自: 台北市
∷ 註冊: 2005-05-05
∷ 上次: 2013-09-20
鮮花(113)
你還沒寵物,趕快去買一隻吧
寵物商店
  【字體: Plurk Twitter 
【本站推薦】:
 【轉貼】元宵節的習俗



有關元宵節的起源,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三元節」,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

春節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二)元宵祭祖

  上元節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過當時稱做「浮圓子」,到明朝才改稱「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時為年頭佳兆,吃湯圓以象徵家福。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家團聚,吃元宵,已是團圓幸福。



(三)迎花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所以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民間稱花燈為「鼓子燈」,因為過去小朋友所提的燈型似鼓鑼。元宵花燈種類很多,如寺廟的綵燈、店舖的走馬燈及兒童的鼓仔燈等。式樣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水果燈、半燈等;另一是活動燈,是根據民間故事編製,現在多為電動花燈,如狀元遊街、八仙賀壽、桃園結義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道統。臺北市每年元宵節在各寺廟都舉辦花燈競賽,如龍山寺、祖師廟、青山宮、保安宮、關渡宮和松山慈佑宮,展出各式各樣、多彩多姿的花燈。



(四)猜燈謎

  以往燈謎都在寺廟裡舉行,因為寺廟乃民眾閒暇時聚集的場所,而且有花燈競賽與展示,所以從前都在花燈下榜上一個謎面,到元宵夜由廟裡相關人員主持猜燈謎,場面熱鬧而溫馨,因為可以得個獎品回家,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現代猜燈謎的型態有揭諸在報章、雜誌上的,有電視轉播某個寺廟的燈謎大會,也有在某些節目中穿插的燈謎,型態多樣化,可滿足民眾不同的需要。這也反應現代社會中過傳統節慶的多元型態。



(五)舞龍舞獅

  全國各地在元宵節都有龍燈,龍是一種吉祥的神話動物,也是民族的圖騰。臺灣早期的龍燈,長約七、八丈,在竹鼓上貼紗,作為龍形的燈龍,在龍頭和龍身裡,點上十幾枝蠟燭,然後綁在木棒上,由十幾個人抬著走,由龍頭追逐龍珠而起舞,姿態優美,稱為「弄龍」。十五夜各地的獅陣也一起出動,稱為「弄獅」,並表現功夫,其目的在驅邪祈安,並有賀年賀節的喜慶意義。

  舞龍舞獅時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更為元宵節帶來熱鬧的氣氛。



(六)台北燈會

  民國六十七年起政府將元宵節定為「觀光節」,到民國八十一年起,在中正紀念堂四周展示各種大型花燈,頗具觀光價值。

  交通部觀光局為了發展臺北的特色觀光,所以將元宵節定為「臺北燈會」,將傳統的花燈展示變成國際性觀光賣點,吸引外國觀光客到臺北來參加這個熱鬧的燈節,而本國民眾也會利用三天的燈會前往觀賞。目前「臺北燈會」已頗具規模,而且除了傳統花燈外還有現代電動花燈、利用民間用品所製做有鄉土味道的花燈,更有露天劇場真人表演花燈內容,真是為舊節添新意。


※ ※ ※ 本文為 何戎 與 熊蓋站 共同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 ※

 








[樓 主] |
發表於:2006-02-07 12:03

  熊蓋站 -> 自然科學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25843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6-28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