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熊蓋站  -> 硬體資訊  -> 【評測】英特爾i7-6700K詳細評測:新老旗艦大混戰

--> 本頁主題: 【評測】英特爾i7-6700K詳細評測:新老旗艦大混戰 加為IE收藏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可列印版本
andy6989


終身成就獎
頭銜:論壇執行長論壇執行長

∷ 職務: 站長 該帥哥目前不在線
∷ 編號: 1
∷ 級別: 天使會員
∷ 發帖: 8098
∷ 威望: 6189
∷ 財富: 36813 蓋幣
∷ 貢獻: 173
∷ 配偶: 單身
∷ 家族: 無門無派
∷ 註冊: 2005-01-30
∷ 上次: 2019-03-27
鮮花(55)
寵物資料

寵物狀態:生存
寵物級別:287 -最終進化-
寵物PK:開(接受挑戰)
HP:7275/7275
MP:674/674
SP:4800/5000
EXP:86%
  【字體: Plurk Twitter 
【本站推薦】:
 【評測】英特爾i7-6700K詳細評測:新老旗艦大混戰

Intel Skylake六代酷睿將於8月5日晚8點整正式上市,首發i7-6700K、i5-6600K兩款處理器和一款Z170芯片組。唯一的壞消息就是,首發初期可能供貨不足。



在i7-6700K洩露之後,我們已經給出了兩篇性能評測。現在,同行PCOnline也通過特殊渠道拿到了這款產品,直接和E3 1231 v3、i7-5820K、i7-4790K來了一場混戰,真是激動人心,先睹為快。


參與本次評測的4款CPU

外觀上,六代(代號:Skylake)對比五代(Broadwell)和四代(Haswell),正面區別不太大,背部的電子元件增加了不少。還是那句,內行人可看出區別,外行人分不清2、3、4、5、6代。六代是「Tock」年產品,微架構上重大革新(這也難怪六代被譽為正統)。

我們拿到的是其中的6代i7
第六代Core i7-6700K憑什麼成為「寵兒」?
1、14nm工藝新架構(Skylake),四核心八線程,頻率達到4.0-4.2GHz,不滿足的可以繼續調解倍頻往上拉,風冷下超頻至5.2GHz不是夢;另外處理器內部不再集成電壓調節器,重新回歸到主板上,因此下一代(100系)主板注定是堆料。

2、核芯顯卡增強,升級為第九代核顯,目前核顯型號確認為:Iris 530是屬於GT3級別(48個執行單元),和之前爆料的有所不同的是,沒有像五代Broadwell集成有128MB eDRAM緩存(遺憾)。此外大家需要注意了,從這一代開始,Intel的新核顯的命名方式發生改變,後綴型號數不再是由四位數組成,而是縮減為三位數。

GPUz竟然錯誤地識別內存為DDR3,實際上我們使用的DDR4內存
3、接口改變,使用LGA1151接口,不兼容舊平台。換主板吧,100系列等著大家,哈。

LGA1151接口,看起來跟LGA1150/1155很像,但就是不兼容
4、作為DDR3和DDR4交接的一代,Skylake能夠同時支持DDR4和DDR3L(低電壓)的雙通道內存。

DDR4終於來到主流平台了
定位:六代Core i取代四代,與五代並存
根據Intel的路線計劃,六代Skylake將在2015年Q3上市,而在它之前的五代就在2015年Q2低調上市,而四代Haswell沒有因為五代的上市而被取代,而是繼續堅持多一個季度,等六代來了才正式結束使命。往後局面就是五/六代雙雄的局面,當然六代才是市場的主角。

所以說Skylake取代的是四代而並非五代,當然你也可以這樣子說四代是被五代和六代共同所取代。五代(如i7 5775C)並非Intel主力,貨源稀少,更多相關信息我們後續會進行單獨探討。
參數比較:架構+GPU+內存+接口+工藝的升級

本次評測除了有被取代Core i7-4790K之外,還有市場上火爆的「神U」E3-1231 V3和旗艦平台「鳳尾」之稱的Core i7-5820K。這幾款都是市場上較為「接近」的CPU型號,i7-6700K和i7-5820K都屬於DDR4「陣型」,主要區別在於架構、頻率、核心線程數和核顯上。
i7-6700K和i7-4790K則主要體現在核顯性能的提高和CPU架構的改變,其餘的規格上不相伯仲。
而說到比較又怎麼少得了被譽為「性價比」之神的E3?沒有核顯的E3反而為它減輕了不少的「負擔」,但對比i7-6700K在主頻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E3的性能已經被定格在「3.7GHz的水平」上,i7-6700K則可以繼續提升!
1、測試平台、測試方法介紹

2.1、CPU理論多線程性能
測試項目包括科學運算測試軟件wPrime和AI(人工智能)運算測試軟件Fritz Chess,兩款軟件均對多核CPU進行大量優化,對CPU性能有較大的指導意義。由於只是理論運算,我們把它們歸類為CPU理論性能測試。
Fritz Chess國際象棋:


wPrime 2.05質數計算:


測試小結:在Fritz Chess 和cPrime這兩款測試CPU多線程性能軟件中,首個項目(國際象棋)的評測中,新一代i7竟然比不上上一代,難道又要上演P4比不上P3的鬧劇?這也難怪i7-6700K的,睿頻本身就比上一代低了0.2GHz。wPrime中,i7-6700K終於扳回一城,領先上一代i7。
2.2、3DMark系列物理運算測試
這部分的測試主要考察CPU在遊戲中的物理運算和人工智能運算能力,我們選取了權威的3D測試軟件3DMark Vantage和3DMark 11,它們分別是DX10和DX11兩個時代的測試軟件。
3DMark Vantage:


DX11測試軟件3DMark 11:


測試小結 :在3DMark系列測試軟件中,i7-6700K的成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領先上一代i7只有微小幅度,對於「鳳尾」的旗艦i7都比不上。難怪Intel落得牙膏廠的「美譽」。
2.3、常用軟件性能測試
文件壓縮/解壓縮和圖片處理是普通用戶的常用操作,我們選擇了著名的WinRAR以及PhotoShop進行這部分的評測。
WinRAR文件壓縮:


PhotoShop圖片處理:


測試小結:在WinRAR和PhotoShop這兩款對CPU微架構、核心數、內存性能和緩存都比較敏感的常用軟件中,在圖像處理能力上i7-6700K展現出非常強大的能力,足足比Haswell的i7快了10s以上 。
2.4、專業軟件性能測試
這部分的測試內容包括Cinebench R11.5 3D渲染測試和TMPGEnc 視頻轉換測試,對於常進行3D圖形渲染或視頻轉換的專業用戶說來,很有指導意義。
Cinebench 3D渲染:


TMPGEnc視頻轉換:


測試小結 :在視頻轉換軟件和3D渲染軟件測試裡面,3D渲染能力與i7-4790K相當,而視頻轉換上則大幅度領先於i7-4790K,效率比6核12線程的5820K還要高一點點。
2.5、CPU遊戲性能測試
CPU在遊戲過程中主要負責物理效果演算和AI運算,與GPU的分工明顯不同。簡單點說,就是「場景內角色越多,CPU性能要求越高」,我們平常遊戲組隊進入大型副本圍毆BOSS的時候出現的「卡機」現象,就是CPU性能不足的表現。
為此,我們選取了《孤島驚魂4》、《GTA 5》、《熱血無賴》、《地鐵:最後的曙光》、《賽車計劃》進行CPU遊戲性能的測試,這些遊戲對CPU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測試結果能很好地反映各CPU的遊戲性能差距。
關於遊戲幀數(FPS)的意義
遊戲幀數是反映遊戲是否流暢運行的標準,大多數情況下可這樣歸類,沒有可玩性:幀數低於30FPS;可以 接受:幀數30-50;流暢運行:幀數50-60;完美運 行:幀數大於等於60。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幀數大於60意義不大,這時可以調 高遊戲畫質獲得更加的視覺效果。
孤島驚魂4


熱血無賴


GTA 5:


地鐵:最後的曙光:


測試小結:在遊戲測試裡,i7-6700K的表現確實讓人有點小驚喜!在所有的測試遊戲中均領先於睿頻更高的i7-4790K,而且領先幅度最大達到30幀數!簡直讓人不可思議!為了避免數據出現誤差,經過多次反覆測試!i7-6700K的遊戲表現確實如此,內存和微架構的神秘加成?很長的一段時間i7-4790K憑借它的4.0GHz高主頻一直被視為遊戲的高頻大殺器,而現在這種說法該改一改口了。
3、平台功耗對比測試
由於常規情況下CPU的功耗無法單獨測出,而且為保證平台遊戲性能網吧往往會為平台配置獨立顯卡,因此我們的功耗測試將統一測試包含顯卡的整體平台的功耗。




測試小結:當i7-6700K的TDP公佈出來的時候,外界都對它有所質疑,製程設計了14nm為什麼TDP反倒還會提升了?不過,從測試功耗的成績來看,待機、滿載和遊戲的時候i7-6700K和i7-4790K的功耗表現基本屬於同一水平。總體只有10W以內的微小差別。
4、評測總結:


性能上:默認頻率4.0-4.2GHz,跑分性能上與i7-4790K不相伯仲,擠牙膏的節奏繼續,欣慰的時,遊戲性能和圖形圖像轉碼能力上有較大提升。
功耗上:終於等到了14納米的出現了,待機、輕負載下功耗確實有所降低,但滿載情況下與22nm功耗表現相當。(熱設計功耗比i7-4790K還高7W)
價格上:由於Intel還沒有正式發佈,根據經驗,價格穩定後與i7-4790K持平。
近年來Intel被冠上牙膏廠的外號,玩家對於Intel擠牙膏的行為也「深惡痛絕」,更有不少老用戶表示自己的「老U」能再戰N年不是夢。
這一代Skylake以i7-6700K對比上一代i7-4790K在部分的跑分軟件上不及上一代,但實際應用上特別是圖片處理、視頻轉碼、遊戲上都得益於微架構的提升而有不錯的表現!這樣的表現不知道廣大的玩家是否買賬?不過,想要嘗鮮六代的玩家也需要額外升級內存和100系主板,這裡的投入不是一筆少數目。而Skylake其他主流型號(i3以下)要等到Q4季度才有跟進,所以有打算嘗鮮的新裝機用戶不需要急在一時,你將有充裕的時間積蓄彈藥,屆時DDR4內存價格更親民。
還有六代的核顯比不上五代的核顯,對於整合平台來說,Skylake並不是理想的選擇,所以i7-6700K的核顯更加尷尬。幸好五代只有i5和i7兩個型號,而且頻率被「硬生生」地降了下來,不然Intel在核顯的發展之路上主動地走了一次彎路。未來Intel在頂級的處理器上配備頂級的核顯,還是不會呢?估計Intel連自己都很難作出抉擇。


※ ※ ※ 本文為 andy6989 與 熊蓋站 共同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 ※

 



≡熊蓋站管理團隊≡--共勉之--



[樓 主] |
發表於:2015-07-30 17:28

  熊蓋站 -> 硬體資訊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19803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11-27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