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熊蓋站  -> 文學散文  -> 【原創】

--> 本頁主題: 【原創】 加為IE收藏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可列印版本
qqqqqqq110



∷ 職務: 普通會員 該美女目前不在線
∷ 編號: 7428
∷ 級別: 路人甲
∷ 發帖: 5
∷ 威望: 0
∷ 財富: 14 蓋幣
∷ 貢獻: 0
∷ 配偶: 單身
∷ 家族: 無門無派
∷ 註冊: 2005-12-30
∷ 上次: 2005-12-30
※警告:(0)鮮花(0)
你還沒寵物,趕快去買一隻吧
寵物商店
  【字體: Plurk Twitter 
【本站推薦】:
 【原創】

理趣的价值——叶超英作品简评

  写下这个题目,不禁有了一丝笑意。想起为驻站写手作的第一篇评论,是评梦回小轩窗的《感性的美丽》,与这篇评叶超英的小文题目恰是一对,这也正区别于他们二人不同的特点。

  网络上的原创文字,大多比较感性,常常见到抒情色彩非常浓的文笔很漂亮的作品。但是,呈现出理趣色彩的网络作品应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叶超英的作品也就有了个人的特色和价值。

  叶超英的散文、小说,诗歌,有不少篇章显现出一种思想的痕迹。自然,我们还不能说它有多么深刻,多么独特,但是,它撑起了作品的脊梁,使它能够产生出一定的力量,也使作品具有了一种理趣。

  有位作家说:“没有议论便没有散文,诚如没有思想就没有散文的冲动……散文是思想的美丽容器。”重视散文的思想性、理性,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所谓“文以载道”是将思想性、理性提高到了至上的位置。当然,今天所讲的文学作品思想的负载不等于古时那种替古人、圣人传统思想立言的载道,我更反对缺少作者独特的发现与思考,只为附和某种中心观点,千篇共吟一种思想,千部共唱一个调子,这种作品表面上在表达某种理念,事实上却是人云亦云,因而思想孱弱、贫瘠、单调、重复、雷同。

  应该说,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逐渐在改变着这种状况,独特的见解,大胆的议论、精辟的分析,给散文注入了前所未见的鲜活思想与深邃理性。

  不过,近年来国内持反对散文写作负载思想的论点的人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思潮中,散文作品思想普遍比较孱弱,特别是网络作品,风花雪月、浅吟低唱成为散文写作的主流,在这种形势下,叶超英坚持他对散文写作的追求是值得肯定的。

  叶超英能写多种文体,但相比较,写得最好的还是散文。他的作品,很少单纯的抒情性散文,亦少叙事性散文,大多是抒情性与议论性兼具的随笔,其中《独自围炉》、《案头黄金菊》是他的重要篇章。

  评叶超英的作品,我首先要谈谈《独自围炉》,这是我比较欣赏的一篇小文。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写得很精练,但其内容却颇为值得品味。首先作者写“围炉”的特定情境:“冬天像只刺猬,哈口气,寒气就有形有状,成一根根刺,叮得人竖直了衣领,袖笼了双手。”这个开篇,形象、生动、简捷,自也就为下文的围炉品茗读书宕开空间,使之合理地延伸(只是既说“刺”,一个“叮”字就不太准确)。接下来的叙述炼字炼句,精到准确:“那书自是好书,且是神交已久的经典。虽然书页有些发黄,书边也有些卷角,偶尔一页还有那么一个黑黄的香烟洞,但毫不影响此时此境的词情字韵。到得意处,击节,拍案,喜不自胜,独笑出声。至于茶,亦非龙井,难臻至味,但热气腾腾,涩味浓浓,一线茶香萦绕缕缕灵思,在室内氤氤氲氲,使人不觉流光之易逝。” 而《独自围炉》的点睛处,便在这么凝练的描述之后出现:“围炉烤火,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温暖。可以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炉火,烛照着自己的同时,也温暖了别人。冬天是这样温暖起来的,世界也是这样暖和起来的……念及此,觉得这火就是冬天小小的心脏了。鲜红的火苗如血液走遍全身,滋润着心田的枝枝叶叶…… ”由寒冬围炉而感受到温暖之于生命的重要,进而感悟生命之间的相互温暖之于世界的重要。这个议论,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由于前文铺垫得好,一点不显勉强,便见议论的精彩。而此后作者又再度将视点由室内移至室外,扩展到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描写冬日暮景之后收束全文,这一段景物描写,有声有色,有形有神,使读者如置身其中,所以,作者的结语也就相当有感染力,必会产生共鸣:“光阴在书页上一寸寸游走,夜幕随着茶香一缕缕漫过来。当此时际,身与形俱忘,神与心俱醉,似已至人生之至境了。”如果在这篇简约凝练的小文中再有三两句描绘炉火的文字,使我们对炉火的红与暖再多一点感性印象,那么作者以生命喻炉火、用炉火喻冬天的心脏可能就会产生更强的艺术效果。

  《案头黄金菊》篇幅与《独自围炉》差不多,是从一束装饰性人工菊花产生出对人生态度的一定悟解,但情绪、色彩不似《独自围炉》的宁静淡雅,而是相当浓烈明亮:“阳光如金色的裙幅从窗口倾泻进来,把案头那丛菊花映得红黄白亮,玲珑剔透,如一簇烈烈燃烧的圣火,光芒灿烂,不可逼视,整个房间都金晃晃的。”“苍翠欲滴的枝叶,嫩黄透亮的花瓣,真是好一束充满勃勃生机的黄金菊!我把它端端正正地摆在案头,一丛菊便有了真正的生命,给我的生活添上了亮色。”《案头黄金菊》对菊花的描写是鲜明细致的,充分的形象刻画为篇尾题旨的显现做好了准备:“ 我想,以前为什么要执着于菊的真假呢?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好坏”的两面。在漫漫人生之旅中,如果都能忘却它假的一面,不喜的一面,只怀念着它的真,它的美,我们岂不要少了许多自寻的烦恼? ” 《案头黄金菊》进一步展现了叶超英的描写功底,简洁有力,生动流畅。

  这几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理念与哲思,成为叶超英人生观念的代言。随笔作为散文中常见的文体,随处得题,随手写来,谈天说地,感悟人生,视野开阔,笔意流动,看似随意,读之自然,却耐人寻味。叶超英这些作品,该是较好的体现了随笔的长处的。

  叶超英的抒情性散文作品不多,《农具四题》算是代表性的作品。这一组小文以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将物的“形”来写情与理的“神”。用了想象、拟人、“移情”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类似诗歌的韵味与意境。“春种,秋收。斗笠的颜色是稻子的颜色,是乡亲古铜的额头,是稻海里的一朵浮萍,飘到哪里,就在哪里铺开一地黄金。……风来了,雨来了。父亲把头上的斗笠轻轻捧住,弯下腰来,戴在一株水稻的头上。…… 一生的风雨就此静默。”“扁担”,一个最简单的“一”字,站成一种最朴素的精神,挑起人间最重的担子。” “无论站起来还是倒下去,扁担都是一条响当当硬梆梆的汉子!”这四题中,《斗笠》的结构完整,语言和谐,想象巧妙,是最好的一篇。《锄头》与《扁担》以物喻人,注重主题的提升,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但直白了点,有些着了痕迹了。而《蓑衣》中的抒情部分与全文相照,略显突兀,融得不够好。

  叶超英的《人生之秋》、《给教授抄稿》、《读史的心境》,应该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性散文,这些文章以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表述、严谨的逻辑侃侃而谈,揭示出人物、事例的特征与本质,表达出作者的思想理趣。《人生之秋》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思考;《给教授抄稿》是通过一位师长治学的故事而引起对作者自身的启发与反思;《读史的心境》是将自身的体验娓娓道出,从而悟出那一份读史的妙谛。

  读叶超英的散文,感觉算得上既细致又精炼,很有知识性与理性色彩,给人以教益与启迪。叶超英的作品好议论,但不算空洞,是以形象、事例、人、物、情感作为议论的基础,而又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叶超英的小说作品几乎都是小小说。小小说以讽喻性的作品为多,叶超英的作品也是如此。这类作品眼光犀利,见解独到,力求在常见生活现象中的某一点发现新的感受,这感受是他个人的,又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抒发起来就会引人注意了。因此,指陈时弊,才会针针见血。善于以小见大,善于发掘,善于联想,由浅入深,才能开掘出新意。其实,叶超英的小说也是理性色彩较浓的。选材、提炼主旨自不待言,不少作品明显是在观念先行的情况下产生的,有时也就缺少一点独特性。(这个评价标准对于习作者显然是苛刻了,但对于有更高追求的作者来说,指出这一点是必要的)

  叶超英的小小说中捕捉到了社会敏感问题,或揭或批,或讽或刺、祛邪扶正,对不合理的现实给予不留情面的揭露与批判,显示了作者的正义感、责任感、敏锐的目光,《牛局长的电话》和《车牌号之病》写得比较好,而后者又更精彩些。

  事实上小小说连一个人物都很难完整刻画,它所追求的是将表现的镜头集中在生活过程的一瞬间,要求的是作者对生活现象的意义的敏感,要求作者将艺术的表现定格在具有深刻人生意义的一个镜头上,把这一个镜头写好。《车牌号之病》就像一个影像作品中的片断,作者用几个典型动作刻画出小王的心理活动与反映出他性格的某个侧面,下面这两小段描写,将小王初次享受到坐小车的舒适后心理发生的变化写得十分形象有趣:“出差途中,小王坐在软绵绵的座位上,吹着车内舒爽宜人的空调,望着高速公路两旁一闪而逝的路标,一路上心潮澎湃:能坐这车决不是一件坏事,有资格坐这车确实爽!他又凝神望着坐在前排首座的局长,觉得局长就如佛祖一样,一副庄严宝相。”“出差回来,小王把途中跟局长吃香喝辣的滋味咂摸良久,好长一段时间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兴奋之中。此后,每次看到小车泊在办公楼前时,他都会仔细地端详、审视,定定地盯着车牌号:kx999888,那眼神如同初恋时看女友一样目光粘稠。”这就是小小说以点取胜,抓取生活中的事件,以机巧的构思,精粹的笔墨,素描的笔法,画龙点睛,点到为止的关键。

  一位写作者勇于批判,善于批判,往往是因为心中有美好的参照物,叶超英也有对美好人格、美好事物、美好感情的由衷颂扬。这些,在散文中有体现,譬如对冬日之火,对案头那束黄金菊的赞美;在诗歌作品中也有体现,读他的《古典的爱情(四章)》,感受到他心中那种激情的涌动。

仅仅一瞬间
我一脚踩空
掉进你笑靥的深潭
你黑色的长发
挂成瀑布跌落
我不会游泳
即使我会也不动弹
我愿意这样被淹没
一千次

  评价诗歌非我所长,但叶超英的诗歌作品不算少,既然谈他的文集,势必无法绕开他的诗歌作品,我也只能试着分析几句。

  抒情性是诗歌的第一特征,而叶超英作为一位善于思考的作者,我很怕他的诗歌也难免打上理性的烙印,但所幸他营造意象的功夫不差,最好的一首当属《街头艺人》。

《街头艺人 》

我在街上走
你在弦上走
我俩都在一条独木桥上
领悟一种弦外之音
你的目光不慌不忙
翻着街道
这本曲谱
街上的人们
和我
都只是你弦上的
一个音符

  这首诗歌选取与作者内心情感相对应的对象——街头艺人——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是很恰切的。在热闹喧嚣的街头,虽然阅尽千人万景,他——艺人、我——诗人,却都有着精神的孤独,芸芸众生,有谁能进入到彼此的心灵世界中去?从这首诗歌的物境、情境两个层次来讲,做到了鲜明、浓郁,于是,它的审美空间便是精致含蓄的。但“领悟一种弦外之音”的“领悟”二字有些理性色彩了。听的既是街头艺人的乐曲,不妨用欣赏音乐的词语来表达更好。譬如“聆听”等等。“独木桥”的暗喻,有读者不同意,我也感到这么短的一首诗,不必在“街”与“弦”之外再用新的喻物,但作者似乎也没找到更好的办法。

《补丁》

一个补丁
种在我身上
穿街过巷
许多视线在缝缝补补
我成了城市的一个补丁
衣服上的补丁
成了我的心事
缝在心里头
逢天晴落雨
隐隐作痛
恍惚间
我看到了母亲的白发
那是城市这棵树
最深的根系

  《补丁》,这是代一个城市闯入者的自白吗?他的补丁不容于繁华的大都市,而反观都市这棵树,却何尝不是植根于这些城市外来者几代人的生命与血液中生长的?这个补丁,这隐隐作痛的心灵之痕,让诗歌变得虚实相生,有了很长的韵味。

  叶超英的诗歌是简约、跳跃的结构范式。文字洗练本就是他的长处,在诗歌写作中,这一特点构成了他的优势。叶超英的诗歌是有思想的,很少无病呻吟。某些时候,他诗歌的余韵中流出一缕哲思,细想来,也还是存在一种理趣。

  总体上说,叶超英的作品偏向于内容沉实,形式精干,语言简洁明快,描写准确有力,理性大于感性。他的思考是有价值的,也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叶超英的不足处,是多数作品写法缺少变化,笔调比较单一,行文路子大体一致。在表达一种理念时,偶有急切与直白。若说散文应当是美文,那么叶超英的文字略输文采。文采绝不是辞藻华丽,而是一种富有韵律的灵动,一种润泽的光彩。少了这些,有时文章便会呈现出“干”的味道了。


※ ※ ※ 本文為 qqqqqqq110 個人意見分享,與本站立場無關!※ ※ ※
[樓 主] |
發表於:2005-12-30 02:27

  熊蓋站 -> 文學散文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10899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11-27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