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熊蓋站  -> 硬體資訊  -> 【評測】工藝提升功耗下降 IVB-E Core i7-4960X評測

--> 本頁主題: 【評測】工藝提升功耗下降 IVB-E Core i7-4960X評測 加為IE收藏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可列印版本
andy6989


終身成就獎
頭銜:論壇執行長論壇執行長

∷ 職務: 站長 該帥哥目前不在線
∷ 編號: 1
∷ 級別: 天使會員
∷ 發帖: 8098
∷ 威望: 6189
∷ 財富: 36813 蓋幣
∷ 貢獻: 173
∷ 配偶: 單身
∷ 家族: 無門無派
∷ 註冊: 2005-01-30
∷ 上次: 2019-03-27
鮮花(55)
寵物資料

寵物狀態:生存
寵物級別:287 -最終進化-
寵物PK:開(接受挑戰)
HP:7275/7275
MP:674/674
SP:4800/5000
EXP:86%
  【字體: Plurk Twitter 
【本站推薦】:
 【評測】工藝提升功耗下降 IVB-E Core i7-4960X評測

2011年11月,Intel發佈了X79芯片組和LGA 2011接口的Sandy Bridge-E處理器,至今依然是民用級別頂級性能的代表。雖然在主流市場上,Intel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已經發佈了Ivy Bridge處理器,取代Sandy Bridge,但在高端市場上,Sandy Bridge-E延續了更長的時間。在22個月之後,2013年9月,Intel終於發佈了Ivy Bridge-E處理器,取代Sandy Bridge-E,它更新到22nm製程,繼續採用LGA 2011接口,現有的大多數X79主板通過升級BIOS就可以兼容新的Ivy Bridge-E處理器。

從Roadmap上,我們可以看到,相對於主流市場,高端市場的Sandy Bridge-E橫跨了三代處理器。

從Sandy Bridge-E上市這近兩年的時間來看,雖然它代表著效能的最高端,但卻因為處理器和平台價格也高高在上,在國內市場普及率也自然不如主打主流市場的LGA 1155平台。但實際上,關注Sandy Bridge-E(以下簡稱SNB-E)的用戶一點也不少,那麼它的繼任者Ivy Bridge-E(以下簡稱IVB-E)表現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Ivy Bridge-E處理器規格點評
和SNB-E一樣,IVB-E處理器首發的型號只有三款,型號分別為Core i7-4960X、Core i7-4930K和Core i7-4820K,分別取代SNB-E首發的三款處理器。和上代產品一樣,Core i7-4960X和Core i7-4930K是六核心處理器,Core i7-4820K是4核心處理器,它們都支持超線程。
來看看IVB-E處理器具體的規格表,和前代SNB-E處理器的對比。

三款新的IVB-E處理器製程更新到22nm,依然支持四通道DDR3內存,頻率由DDR3-1600提升到1866,但僅在使用四條內存時可以跑在1866,使用8條時會降為1600,當然這僅限於不超頻的情況。
IVB-E最頂級的型號為Core i7-4960X至尊版處理器,默認頻率3.6GHz,比3960X提升了0.3GHz的工作頻率,比3970X提升0.1GHz,最大TurboBoost比3960X提升了0.1GHz,跟3970X一樣達到4GHz大關。核心數、緩存等周邊規格則與3960X保持一樣,6核心12線程,15MB的三級緩存,TDP也和3960X一樣保持130W,售價與3960X上市時一樣,接近1000美元。此外,i7-4960X是原生六核心設計,而i7-3960X實際上是8核心屏蔽而來。
Core i7-4930K作為另外一款6核心12線程處理器,售價比頂級的至尊版4960X砍去近一半,默認頻率降低至3.4GHz,最大TurboBoost頻率3.9GHz,三級緩存削減到12MB,其它部分和4960X幾乎沒有區別。因此在高端產品中,許多用戶認為這款處於中間的六核心處理器性價比更高,所以3930K比3960X賣得更好,相信4930K也一樣。
IVB-E最低規格的處理器是一顆四核心八線程的i7-4820K。相比前代SNB-E的i7-3820,它最大的提升是不再鎖倍頻了,和兩顆六核心處理器一樣最大倍頻可調至63,這樣相比i7-3820想超到4.5GHz要用125外頻的情況,超頻難度有所降低,並且依然可以使用125外頻以實現更多的內存分頻組合。但是,i7-4820K是由六核心屏蔽而來,而i7-3820是原生四核心,另外i7-4820K的定價也比i7-3820要漲了一些,達到310美元。
再看i7-4960X與前代i7的規格對比:

與3960X一樣,4960X的命名「提後」了一代,雖然還是基於Ivy Bridge架構,但命名卻到了4系列,和Haswell一樣,千萬別搞混了。另外,IVB-E核心面積為257平方毫米,相比SNB-E的435平方毫米大幅縮小,除了製程從32nm進步到22nm之外,還因為它是原生6核心設計,少了兩個核心和對應的L3緩存,自然晶體管也少了一些。
Ivy Bridge-E處理器架構簡析
首先我們引用一張Intel官方PPT來看一下核心照及核心各部分組件:

Ivy Bridge-E的核心整體被分為五個部分,最上邊的是內存控制器,位於左右兩側各三個核心,中間是共享的15MB L3緩存,下邊則是各種IO部分,包括PCIE、System Agent、QPI等。下面我們一個個看。
整體:IVB-E是原生六核心設計,晶體管數要比SNB-E的八核心屏蔽成六核心更少一些,為18.6億,加上製程的進步,所以IVB-E的核心面積官方數據為257平方毫米,比SNB-E的435平方毫米小了許多,而核心整體設計結構並無太大變化。
內存控制器:IVB-E和SNB-E一樣提供四通道256bit的內存控制器。設計方式還是兩個128bit的內存控制器集合,所以X79主板的布線也是一邊兩個內存通道,部分主板採用一邊四個內存插槽。IVB-E的內存控制器能支持的超頻內存頻率相比SNB-E大幅提升,一般SNB-E的內存控制器極限超頻能力在DDR3-2500到DDR3-2700左右,而IVB-E則可以達到DDR3-4000的高度,頻率上不輸HSW,並且對單條8G內存的支持也比IVB更好。

PCIE控制器:IVB-E和SNB-E一樣提供多達40條PCIE Lanes,但和SNB-E不同的是,這次IVB-E的PCIE 3.0規格是通過驗證的,而SNB-E則沒有,所以在部分設備上無法開啟PCIE 3.0模式(比如NVIDIA Kepler顯卡,不過可破解)。但目前NVIDIA最新的326.80驅動在IVB-E上也無法開啟PCIE 3.0模式,但據說下一個版本就會開啟。
和SNB-E一樣,IVB-E的核心提供4個PCIE Port,其中第一個Port(下圖Port 0)為4x PCIE 2.0帶寬,和X79芯片組通過DMI總線直連,這4x帶寬並未計入上邊提到的40x總數。
Port 1提供一個可拆封成2個4x的8x PCIE 3.0帶寬,Port 2和Port 3分別各提供4個4x帶寬,總共就是40x,所以在X79主板上,組建4路顯卡並聯時可以走16+8+8+8的組合,主板設計可省去一組PCIE切換開關。
QPI控制器:QPI控制器在SNB-E和IVB-E桌面處理器和單路的Xeon E5-1000(V2)系列上是被屏蔽的,它被用來做多路Xeon處理器之間互相通訊總線,依據從低端到高端,QPI連接速度在6.4GT/s(25.6GB/s)到8.0GT/s(32GB/s)不等。
核心與緩存:IVB-E的核心與緩存結構和SNB-E、IVB區別都不是很大,依然是基於SNB架構,核心和緩存之間使用環形總線連接。說到核心和緩存,就不得不提Ivy Bridge發熱量的問題,由於IVB處理器核心和頂蓋之間採用硅脂導熱,所以發熱比SNB更大,但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隨著製程的減小,發熱密度更大,也會導致處理器更熱。那麼在我們已經確定IVB-E和SNB-E一樣是使用釬焊連接核心和頂蓋的前提下,製程提升到22nm導致核心發熱密度更大,導致核心發熱更大的問題應該還是存在,但相對SNB和IVB的比較,應該不會相差那麼懸殊。

三種不同的Ivy Bridge-E核心:本次IVB-E的服務器版本總共有三種不同die,其中最大的die設計了12個處理器核心,30MB的L3緩存,以及3條環形總線。不過桌面版只有第一種最小的die,所以六核心處理器是原生的,四核心處理器是由六核心屏蔽而來。
X79芯片組規格重述與目前主板廠商BIOS跟進程度
Intel X79芯片組在2011年底隨Sandy Bridge-E一起發佈,如今Ivy Bridge-E上繼續使用。X79芯片組代號Patsburg,總體規格和P67芯片組相近,2個SATA3.0接口、4個SATA2.0接口、8條PCIE 2.0通道,無原生USB3.0接口。
X79芯片組的服務器版本C606則額外多出8個SAS 3Gbps接口,它們需要從CPU中取額外的4x PCIE Lanes來保證數據傳輸帶寬。C606芯片組搭配Xeon處理器時可支持RECC內存和各種服務器特性,在使用Core i7處理器時,通過適當的BIOS調教,也同樣可以實現超頻功能,例如技嘉的X79S-UP5就是這麼一款C606芯片組主板。

由於Intel在幾天前剛把Ivy Bridge-E的最終版BIOS相關資料給到主板廠商手裡,所以目前各主板廠商雖然有一部分主板可以支持IVB-E,能正常跑測試並且效能也正常,但相信都還不是最終的正式支持,各廠商在支持IVB-E的BIOS上仍然有改進空間。
按Intel的說法,目前各主板廠商,如華碩、技嘉、微星、華擎、精英、EVGA等X79主板,均已經可以支持IVB-E處理器。以下我從主板廠商官網處理器支持列表頁面找到目前可支持IVB-E處理器的主板,截至9月12日。目前只有技嘉的X79主板尚未能全系列支持IVB-E處理器,同時Intel的原廠X79主板也不打算更新BIOS支持IVB-E。

註:標紅色的是有計劃推出但未上市的產品。
Ivy Bridge-E相關Xeon產品概述
IVB-E產品主要還是面向服務器市場,在Intel官方網站上查詢發現,隨著三款桌面級IVB-E發佈的Xeon總共有27款產品,它們都屬於Ivy Bridge-EP Xeon E5 V2系列。以下我把它們的規格列表做了一些精簡,並列出來。

註:按Intel的產品規劃路線圖,規格更高的Ivy Bridge-EX即Xeon E7 V2系列將在今年四季度發佈,它將有15個物理核心和30個邏輯線程,而同屬Ivy Bridge-EP的Xeon E5-4600 V2系列和入門級Ivy Bridge-EN的Xeon E5-2400 V2系列將在明年1季度發佈。
相比桌面級IVB-E,其對應的Xeon產品線則複雜得多,其中有五款E5-1600 V2系列的單路Xeon,沒有QPI總線,剩下的都是雙路的。最低端的E5-1607V2規格僅相當於Core i5,四核心沒有超線程,當然L3緩存要比i5大。
27款產品中,核心數從4個到12個不等,只有2款最高階E5-2695 V2和E5-2697 V2是完整規格的12核心24線程,加上E5-2650 V2和E5-2640 V2總共四款封裝尺寸和其它型號不一樣的,應該是使用了IVB-E 12C的Die,只不過後兩者被屏蔽了1/3的規格。型號帶L的為低功耗版本,它們的TDP通常不會超過70W,帶W的只有E5-2687W V2一款,它的TDP達到150W。

Ivy Bridge-E處理器超頻機制介紹
本次推出的三款IVB-E處理器都不鎖倍頻,所以大家可以直接通過超倍頻的方式超CPU頻率,當然也可以通過使用125、167外頻等實現更多的內存頻率組合。目前IVB-E正式版的步進為S1,超頻能力大約和SNB-E的C2差不多,但得益於22nm和更少的晶體管數,同電壓下功耗要更低一些。
主頻: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IVB-E超頻高度不會比SNB-E高多少,大約還是可以接受4.5G的穩定使用範圍,電壓大約在1.3V左右,體質不好的CPU可能電壓會更高。風冷極限超頻目前5G不好上,也有可能是BIOS優化還不是很到位。
外頻:
IVB-E和SNB-E一樣,直接超BCLK會聯動PCIE頻率,而且可超幅度有限,不建議長期使用。和SNB-E、HSW一樣,IVB支持幾個外頻檔位,分別為1.00、1.25、1.67、2.50,它們都可以在BCLK保持100MHz的前提下提升CPU外頻。在主頻相同的時候,超外頻不會直接對性能產生影響,但可搭配不同的倍頻、內存頻率得到更多的頻率組合。
內存:
IVB-E的內存控制器比SNB-E更好,可支持更高的內存頻率,現在已有極限超頻玩家把內存超到接近DDR3-4000的高度,說明IVB-E的內存控制器和HSW應該是一個級別的。但是,四通道超頻難度會更大,對BIOS、主板的要求會比HSW高很多。
另外,IVB-E並沒有像IVB那樣給內存分頻加入100MHz Reference Clock,所以內存分頻和SNB-E一樣還是266MHz一跳,即1333/1600/1866/2133/2400/2666/2933。不過我們發現在100外頻下直接開2666以上的分頻是點不亮的,希望是BIOS問題,但可以通過125外頻來實現2000/2333/2666/3000這些頻率。
電壓:
和SNB-E一樣,IVB-E超頻需要調整的除了核心電壓之外,有時候VCCIO(又叫VTT)、VCCSA(又叫VSA、System Agent Voltage)都要配合著調節。核心電壓毫無疑問隨著主頻提升而提升,VTT電壓則在超了主頻的前提下,再超內存或者多路顯卡並聯時需要增加一些,VSA則是在超內存時需要增加一些。
例如,我這顆4960X超頻到4.5G、內存超頻到DDR3-2666需要的電壓是:
核心電壓:1.335V(默認1.15左右)
VTT:1.15V(默認1.05)
VSA:1V(默認0.9)
有些時候,在內存確保穩定、怎麼增加核心電壓對穩定性提升都無幫助時,你就得考慮是不是VTT或者VSA電壓的問題了,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穩定性。
CPU外觀一覽

本次我們使用的是ES版的i7-4960X,步進同正式版一樣為S1,產地哥斯達黎加,跟3960X對比,外觀並無太大變化,封裝尺寸52.5x45mm,頂蓋尺寸38.5x38.1mm,不過頂蓋上的字體變成了和IVB之後一樣的粗體。另外PCB的顏色也比SNB-E更淺一些。

IVB-E背後的電容比SNB-E少一些,因為它是原生6核心,晶體管數更少。背面的LGA2011觸點沒有變化,兩者完全是兼容的。

安裝CPU的時候記得金三角對著Socket右上方。
本次評測主板:微星BigBang XPower II概覽

本次評測我們繼續使用微星BigBang XPower II主板,它是微星X79系列的旗艦主板,採用XL-ATX板型設計,基於Intel X79芯片組,支持LGA 2011處理器,配備8條內存插槽,最大支持64GB的內存容量。

MSI BigBang XPower II主板配備10個SATA接口,其中從左到右依次是兩組第三方Asmedia ASM1061提供的SATA3.0接口、兩組原生SATA2.0接口和一組原生SATA3.0接口。PCH散熱片採用彈夾形態設計,金閃閃的光澤在這張幾乎全黑的主板上亮瞎眼。

PCIE插槽:7條PCIE插槽全是16x的長度,其中第一條永遠運行在16x,第七條永遠運行在8x,第五條和第三條共享16x帶寬,其它為1x的速度。

背部IO接口:一個PS2鍵鼠接口、6個USB2.0、4個USB3.0、一個1394接口,SPDIF同軸、光纖接口各一個,一個清CMOS按鈕、兩個RJ45網絡接口和7.1聲道音頻接口。
BigBang XPower II主板採用20+2+2相供電,其中核心供電為20相,VTT和VSA供電各2相。內存為兩個獨立的2相供電,每相供電均使用一顆Renesas R2J20655BNP DrMOS。
測試平台及BIOS設置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4960X
Intel Core i7-4930K
Intel Core i7-3960X
主板:MSI BigBang XPower II
內存:Corsair CMD16GX3M4A2666C11 4Gx4
顯卡:MSI N780 Lightning
硬盤:Plextor PX-256M5Pro
電源: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散熱器:Corsair H100i
操作系統:Windows 8 Pro

CPU-Z識別平台相關信息:i7-4960X

CPU-Z識別平台相關信息:i7-4930K(未超頻)
BIOS設置:從微星官方網站下載V2.3版本BIOS,可直接通過U盤刷新,刷新之後即可使用IVB-E處理器,新的BIOS還是Click BIOS II界面。
微星的BIOS默認是把Enhanced Turbo開啟的,所以4960X上去就是所有核心同時跑單核最大睿頻4GHz,會影響默認頻率的測試結果,我們把它關閉,就可以按照Intel默認的Turbo Boost 2.0機制跑睿頻。下面介紹超頻到4.5GHz和DDR3-2400的設置:

CPU base Clock:CPU外頻,一般默認100MHz即可,如果你想使用125外頻,請把它直接調到125,下邊的Strap可以不用管,設Auto會自動給你選1.25x的。
Adjust CPU Ratio:這裡我們直接超倍頻,所以倍頻設45x。
Adjust CPU Ratio in OS:在系統中是否可調倍頻,如不需要,可關閉。開啟後CPU-Z顯示的最大倍頻會是63x。
Internal PLL Overvoltage:Internal PLL,在超比較高的CPU主頻和內存頻率的時候需要開啟。
Enhanced Turbo:增強睿頻,所有核心全跑單核最大睿頻的倍頻。例如4960X就是跑4.0GHz。
Legacy Tweaking:可增強3DMark01等程序的跑分。
OC Genie Function Control:OC Genie功能控制,可選擇在BIOS中啟用或者在板載按鈕啟用。
My OC Genie:可自定義OC Genie超頻幅度。
Direct OC Button:板載超頻按鈕,可提高/降低倍頻的那一組,不過目前似乎對IVB-E不起作用,開了也不生效,有可能是ME驅動版本沒跟上。
DRAM Frequency:內存頻率,這裡我們選DDR3 2400MHz。
Extreme Memory Profile:XMP,如果你的內存是專門針對X79平台優化的XMP,也可以開啟。
DRAM Timing Mode:內存時序調節方式,選擇Link就是所有通道一起調節,選擇Unlink就是每個通道單獨調節,Auto則是根據內存的SPD設置。
Advanced DRAM Configuration:內存時序設置,待會再介紹。
Memory Fast Boost:在熱啟動時跳過內存自檢,可開啟。
供電及電壓部分:

Vdroop Offset Control:防掉壓設置,通過電壓測量點測試我們發現75%是比較準的。
Digital Compensation Level:數字供電補償,為加強供電能力可設為High。
CPU Core OCP Expander:CPU過電流保護控制,超頻之後為了避免可能觸發過電流保護,可設置為Enhanced。
CPU Core Engine Speed:CPU供電PWM頻率設置,這裡我們調高到1.5x以減小供電波紋。
CPU Core Voltage:CPU核心電壓,這裡我們超頻到4.5G需要1.335V,每一顆CPU會有所不同。
System Agent Voltage:VSA電壓,設為默認的0.9V就足夠內存跑DDR3-2400了,而DDR3-2666則需要提升至1V。
CPU I/O Voltage:VCCIO電壓,這裡我們稍微加一點,到1.15V以保證CPU穩定。
CPU PLL Voltage:CPU PLL電壓,一般風冷超頻下不需要動,保持默認1.8V即可。
CPU Override Voltage:這個override電壓作用還未知,設置值是0-255,應該是對應某個參數的二進製表,對CPU電壓無直接影響,對穩定性似乎也沒有太大影響。
DDR CH_A/B/C/D Voltage:內存電壓,可分別設置主板兩側兩個通道的電壓,左側為A/B,右側為C/D。使用一樣的內存的時候,可設置為相同的值。

CPU周邊功能設置,超倍頻後節能會自動關閉,在默認狀態下,我們可以看到4960X的睿頻機制,只有單核心能到4.0G,雙核到六核依次為39、39、38、37、37x倍頻。

Hynix CFR顆粒超頻到DDR3-2400的參考時序,跟SNB-E區別不大。

第三時序應該還缺少一部分,但能設置的我們已經設到最緊了。實際上BIOS設置值要比實際值大1。
CPU理論計算性能測試數據匯總及分析
以下我們將對比默認設置下3960X、4930K、4960X的成績,以及大家都超頻到4.5G及DDR3-2400的同頻對比。另外我們在測試中還會加入3770K、4770K的數據對比。
我們先看CPU部分整體測試數據匯總。

我們看到,在默認設置下,4960X得益於比3960X睿頻單核心和六核心都提升0.1G的頻率,取得了小幅度的領先,而4930K的單核心和六核心睿頻與3960X都一樣,在同架構下,提升並不明顯。
在超頻到4.5G之後,兩顆IVB-E處理器的AIDA64內存寫入成績不正常,是軟件版本問題,相信後續軟件會改善。相比SNB-E有提升的項目也基本集中在SuperPI、3DMark物理測試和渲染類上,和SNB到IVB、IVB到HSW的進步很相似。
我們再看4960X和4930K的比較。在WINRAR這樣對緩存和內存極度敏感的測試中,4960X和3960X表現出比4930K更大的優勢,其它測試則影響不大。4930K在和4960X同樣超頻到4.5G時大多數項目成績僅差1%以內,所以4930K在大多數情況下,性價比是要高於4960X的。
相比3770K和4770K,4960X在多線程方面以核心優勢完勝,單線程方面4960X基本和3770K持平,但要落後4770K。
CPU計算類測試結果及分析
下面我們把測試項目分類分析,首先看計算類,包括Super PI系列、3DMark系列物理測試與國際象棋。

Super PI 1M基本看核心及L1緩存,所以最先進的HSW架構4770K取得第一,3770K、4930K、4960X同屬IVB架構,成績基本在誤差範圍內,而SNB-E架構的3960X則要慢個0.2秒。

Super PI 32M則在核心、緩存的基礎上,更加考驗緩存與內存,內存延遲對成績有比較大的影響。HSW架構還是由於更快的L1緩存而取得領先,3770K則因為我運行DDR3-2666內存,延遲更低而取得第二名,4930K、4960X基本處於同一水準,比3770K稍慢,但我覺得IVB-E的L3緩存更大,按理說應該至少不會比3770K差才對,可能是主板BIOS優化還不到位。

多線程方面,國際象棋由於算法比較舊,所以從Nehalem架構之後似乎都沒有太大提升,只隨著頻率的提升而提升。所以3960X和4930K、4960X在同頻時基本都處於同一水平,並且以多出50%線程的優勢大幅領先3770K和4770K。



3DMark物理測試系列,4960X比3960X有大約4-5%的提升,4960X相比4930K並無太大區別,並且都以核心優勢和3770K、4770K拉開很大的差距。其中3DMark Vantage的差距最大,3D11和FireStrike則小一些,後兩者對內存效能更為敏感一些。
內存及緩存相關測試結果及分析
內存相關項目我們以AIDA64為主,但AIDA64目前還未能很好支持IVB-E處理器,表現為寫入和延遲不正常(待確認)。但從讀取和複製的情況來看,SNB-E在同頻下和IVB-E差距不是很大。
在默認設置下,SNB-E和IVB-E平台都跑1333的四通道內存,超頻後都跑2400 10-12-11-28四通道,IVB平台跑2666 11-13-12-28雙通道,HSW平台跑2933 11-14-14-35雙通道。

在默認設置下,IVB-E和SNB-E的內存效能都差不多,IVB-E稍微略有提升一些。超頻之後,由於IVB和HSW平台tRDRD跑5,所以讀取和複製並不是當前頻率下的最佳成績,而3960X在超頻之後表現非常強勁,內存讀取和寫入都達到68000MB/s以上,如果超CPU主頻還會提升更多。兩顆IVB-E處理器的內存成績除了寫入不正常之外,讀取和複製和SNB-E差不多,說明SNB-E和IVB-E的內存效能應該處於相同水平,並且同樣都是提升主頻就能提升更多。

L1緩存方面,頻率和核心數直接影響最終成績。只有HSW架構的緩存位寬翻倍,所以四核心4.5G成績就達到了3770K的整整兩倍,而4930K、4960X和3960X在同頻下也因為多2個核心而比3770K提升50%。

再看Winrar 4.20 x64自帶的benchmark,跟核心、緩存、內存都有關係。在默認狀態下,4960X因頻率優勢小幅領先3960X,4930K由於L3緩存的容量差距,與3960X拉開較大差距。超頻到4.5G之後,4960X和3960X基本處於同一水平,4930K繼續因為L3緩存容量差距被拉開大約8%的差距,這是我們的測試中4930K和4960X差別最大的一個。而四核心的3770K與4770K則被拉開更大的差距,4770K因為內存跑在DDR3-2933而稍微領先3770K一些。
多媒體處理及渲染類測試結果及分析
渲染類測試我們選取Cinebench R10和R11.5來做測試,多媒體處理我們選擇x264 FHD Benchmark轉碼測試,這些項目都是IVB相比SNB提升較多的,在IVB-E對比SNB-E上,情況也一樣。

首先是Cinebench R10單線程,IVB-E在這裡沒有優勢,HSW 4770K依然仗著架構優勢一馬當先,3770K、4960X和4930K這三個IVB架構的基本在8000分左右,3960X則落後一些。

再看多線程,這時候IVB-E和SNB-E藉著核心數優勢反超,但4770K依然表現強勁,可以小幅超過默頻的4960X。在同頻下,4960X和4930K領先3960X大約5.5%。

Cinebench R11.5多線程情況也類似,不過IVB-E在這裡領先SNB-E的優勢更小一些,大約在3.3%。

X264 FHD Benchmark測試,IVB-E依然仗著核心數領先,4930K和4960X同頻下成績差距並不大,並且都能拉開3960X大約7%的差距。
CPU滿載功耗及穩定性測試
首先我們對比一下4960X和3960X在燒機時的最大12V輸入功率。注意,這裡3960X在核心電壓1.35V時跑穩4.5G,4960X則用1.335V電壓跑穩4.5G,不同的CPU可能會依核心體質、漏電情況和電壓不同而導致功耗測量值不同。

首先4960X在燒機15分鐘之後12V輸入電流為16.4A,大約折合196.8W的功耗,這時候供電溫度大約在45度。

再看3960X,在燒機15分鐘之後12V輸入電流為22.1A,折合大約265.2W的功耗,這時候供電溫度大約在51度。

在室溫26度、裸機的條件下,我們使用海盜船H100i水冷散熱器,這顆4960X以核心電壓1.335V、VTT電壓1.15V、VSA電壓0.9V通過4.5GHz穩定性測試,最高核心溫度為73度。
這個溫度對於一顆六核心處理器來說可以接受,並沒有出現IVB相比SNB那樣溫度提升非常多的情況,但在比SNB-E低了25%以上的功耗的前提下,還是比SNB-E要稍微熱一些,看來釬焊確實幫助了散熱改善,但核心發熱密度變大還是讓溫度稍微升高了一些。
4930K因為體質問題無法4.5G通過Prime 95燒機測試,但這只是個例。

來看一下待機、運行國際象棋和Prime 95燒機時的功耗對比,超頻之後所有處理器節能關閉,所以待機功耗會提升不少。我們可以看到,在開啟節能時,SNB-E和IVB-E的待機功耗都差不多,加上供電損耗基本測不出區別來。在關閉節能後,IVB-E的待機功耗比SNB-E有明顯優勢,直接少了30W。
滿載功耗方面,我們手上這顆3960X在默認頻率燒機時已經幾乎碰觸到130W的TDP,加上供電損耗,12V輸入功率讀數已經達到142W,但Turbo Boost並未出現降頻,而IVB-E則好不少,加上供電損耗還未到130W。
超頻之後,SNB-E和IVB-E的滿載功耗都提升非常多,而且我們注意到,我們這顆4930K在默認時滿載功耗是比4960X低的,而超頻後使用同樣的1.335V電壓,功耗反而比4960X高,說明這顆CPU漏電情況比較嚴重,在電壓相同時有更高的功耗,但兩顆IVB-E處理器的滿載功耗都得益於製程進步比SNB-E降低不少。
3D應用相關測試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IVB-E處理器對3D遊戲的幀數影響。這裡我們使用3960X和4770K對比4960X,並且測試4960X默認與超頻狀態下幀數的差異。
測試顯卡使用MSI N780 Lightning,使用Forceware 326.80 beta驅動。
我們直接看測試結果:

在4960X默認狀態下,由於節能開啟,會對3D效能產生小幅度影響。在超頻後,4960X的3D效能和3960X、4770K差不太多,基本都在1%的差距之內。當然了,我們選擇的遊戲都是大型3D遊戲,有一些網絡遊戲,或是對CPU計算要求較高的遊戲,可能還是能看出一點差距來,但真正支持6核心12線程的遊戲恐怕很少。

我們看加權性能對比,以4960X默頻為參照,在1920x1080分辨率下,3960X、4960X和4770K在超頻之後分別都有3-4%的提升,而2560x1440分辨率下這個提升有縮小趨勢。說明CPU頻率主要影響幀生成時間,在幀數降低的時候,低幀數帶來的卡頓感在用戶體驗上有變強的趨勢,這時候幀生成時間的影響就相對較弱。反之,幀數很高的遊戲中,每一幀持續的時間很短,幀生成時間在每一幀中所佔的時間比率就會變長,就變得相對比較關鍵。
內存超頻相關問題
前面說了,IVB-E目前由於BIOS問題,直接用100外頻點2666分頻是點不亮的,所以我們要用125外頻來跑DDR3-2666。不過原本用的海盜船內存在跑DDR3-2666時無法通過自檢(應該不是內存體質問題,在IVB/HSW上四根一起跑2666沒問題的),所以我們換用四條宇瞻團購換貨剩下的Hynix MFR顆粒內存來跑。

AIDA64內存測試成績比DDR3-2400時有所提升,但寫入速度依然不正常。當前最新版本的AIDA64 3.00.2594 beta也提示該版本的測試並未完全為該CPU優化。
在內存電壓1.68V、VTT電壓1.15V、VSA電壓1.025V時,可通過HyperPI 32M 12匹馬測試,Memtest由於時間關係未測。

相信如果有一套好內存,在BIOS優化到位的前提下,在IVB-E平台上跑四通道DDR3-3000不是問題。
如果使用8條內存組滿64GB容量,高頻就變得很考驗主板電氣性能,這時候我們只能上到DDR3-2000 CL9的頻率,到DDR3-2133就無法進系統了。

之前我們做過SNB-E平台不同內存頻率下的AIDA64讀取測試,其實四通道內存在提升頻率時還是有性能提升的,但和IVB/HSW不一樣的是,在使用四通道時,提升CPU主頻也會提升內存效能,因為四通道內存的帶寬很大,在DDR3-1600時理論帶寬就已經達到51.2GB/s,CPU內存控制器吞吐量本身已經構成瓶頸。
總結及選購導向
總的來看,IVB-E作為一個製程進步、架構沒改變的新產品,它的推出主要是取代上代SNB-E,繼續兼容LGA 2011接口,現有的X79主板大多數通過更新BIOS即可直接使用。IVB-E性能相比SNB-E並沒有太大提升,而功耗卻明顯下降,這也是符合製程進步類CPU發展進步規律的,並且,畢竟SNB-E推出到現在近兩年,多線程性能依然是處於頂級水平。
性能方面,IVB-E相比SNB-E同頻部分項目提升3-7%的情況和IVB相比SNB很類似,而默認的4960X比3960X提升100MHz的頻率,性能提升幅度也會更加多一些,4930K也比3930K默認頻率提升100MHz,4820K則相比3820多了不鎖倍頻隨意超頻的功能。
功耗方面,根據我們的測試,IVB-E默認頻率下滿載功耗將比SNB-E低20%左右,超頻之後功耗雖然大幅增加,但也會比SNB-E低20-30%,不僅如此,待機功耗在未開啟節能的情況下可以低30W,對於同架構的CPU來說,僅更換新製程就能有這麼大提升,我們認為這已經是比較好的表現了。
從超頻能力上看,IVB-E的超頻能力略讓我們失望。我們手上這顆4960X以1.335V電壓穩定在4.5GHz,和3960X普通體質相比並沒有什麼改變,不像IVB相比SNB那樣幾乎可以低0.1V電壓超頻到同一頻率,並且直接拉倍頻到5GHz無法進入系統,4.9GHz可以進系統但不能跑測試。而3960X只要體質不是太差、再加上一張供電系統良好的主板,超上5G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不過令人欣慰的是,IVB-E由於使用了釬焊工藝,並且是原生六核心,發熱量並沒有比SNB-E增加太多,但在功耗低了25%的情況下,滿載溫度也比SNB-E高幾度。所以如果正式版或者後期的IVB-E體質轉好,還是可以期待它的超頻能力的。
極限超頻方面,Intel的22nm工藝可以在更低溫度工作,不像32nm很容易碰到coldbug,所以目前已經有不少極限超頻玩家把IVB-E處理器超上6GHz以上,在同頻效能比SNB-E更高的3DMark物理測試中,IVB-E能以更高的頻率跑3DMark,無疑可以讓這些世界紀錄再一次被刷新。

IVB-E的發佈對現有平台的影響:
對SNB-E用戶的影響:IVB-E是取代SNB-E的,由於性能並無明顯提升,功耗下降不少,如果原有SNB-E平台用戶不是很在乎功耗,可不必升級;如果你可以把現在的CPU賣掉不加太多錢換IVB-E,可考慮升級,但請記得升級前務必更新BIOS。
對HSW/IVB平台的影響:由於HSW架構的先進性,同頻率下IVB-E單線程能力稍微弱於HSW一些,但多線程會憑借核心數優勢反超,如果你是需要多線程工作的用戶,在預算許可的前提下可優先考慮IVB-E。而IVB平台單線程性能與IVB-E相當,但超頻能力可能會比IVB-E更強,所以選擇哪個,恐怕就是預算決定了。
對AMD平台的影響:AMD APU及FX系列處理器現在由於CPU部分性能和Intel拉開很大距離,所以不會對IVB-E構成威脅,基本上處於完全不同的兩種定位級別,適合低成本用戶。但是使用FX處理器做多線程工作的用戶,IVB-E的多線程能力還是會比FX強不少的,但你付出的投資代價可能遠遠比性能提升多好多倍。
所以,IVB-E對於不同用戶的選擇取向其實很簡單,用得著多線程,預算足,就上,如果只是一般日常辦公娛樂使用,就沒必要花那麼大價錢投資這個頂級平台了。
綜合評價:新一代旗艦,工藝提升功耗下降。


※ ※ ※ 本文為 andy6989 與 熊蓋站 共同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 ※

 



≡熊蓋站管理團隊≡--共勉之--



[樓 主] |
發表於:2013-09-18 06:28

  熊蓋站 -> 硬體資訊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30056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6-3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