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熊蓋站  -> 旅遊資訊  -> 【轉貼】義大利米蘭

--> 本頁主題: 【轉貼】義大利米蘭 加為IE收藏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可列印版本
何戎


新人進步獎 音樂天才獎

∷ 職務: 超級版主 該帥哥目前不在線
∷ 編號: 1348
∷ 級別: 天使會員
∷ 發帖: 5131
∷ 威望: 4675
∷ 財富: 2035 蓋幣
∷ 貢獻: 11
∷ 配偶: 單身
∷ 家族: 軒轅山莊
∷ 來自: 台北市
∷ 註冊: 2005-05-05
∷ 上次: 2013-09-20
鮮花(113)
你還沒寵物,趕快去買一隻吧
寵物商店
  【字體: Plurk Twitter 
【本站推薦】:
 【轉貼】義大利米蘭



景點

米蘭-主座大教堂、史卡拉歌劇院、史霍札克城堡、聖瑪莉亞教堂、亞布羅其歐教堂、亞布羅希雅娜美術館、布瑞拉美術館、波爾第裴佐利博物館


歷史背景

義大利第二大城、倫巴省首府、國際流行之都、也是全義大利最多元化的一個工業城市,市中心大廈林立,商業區裡車水馬龍、散佈各地的歷史古蹟也是人潮洶湧、遊人不絕於途,在在都顯示出米蘭是個充滿繁榮與活力的城市。甚至早在羅馬時代,米蘭就已是倫巴地區的一個重要城市,還曾一度躍昇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府。君士坦丁大帝為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國教所立之米蘭詔書,就是在此發佈的。12世紀成立之倫巴聯盟,米蘭亦是其中一員,並在對抗紅鬍子的戰爭中,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
14-16世紀是她的全盛期,在位的君王威斯康提(Visconti)和史霍札克˙席諾里(Sforza Signorie),全都是勵精圖治型的賢君,成功地將米蘭發展成一繁華富庶的城市。
    無奈17世紀西班牙的入侵和18-19世紀哈布斯堡王朝的併吞接踵而至,米蘭才漸漸式微,喪失了早年的輝煌與風光。


主座大教堂



始建於1387年,1810年完成。規模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和西班牙的賽維爾教堂,全世界排名第三。內外雕像超過2000座,可容40000信徒。塔頂的聖母瑪莉亞像是在公元1774年加上去的,銅像本身有4米高,架設位置則距離地91公尺。正門完成於公元1800年,共有五面巴洛可式拱門。教堂內兩側都建有長廊,所有廊柱上均有精緻柱頭和雕像。彩繪玻璃花窗建於15世紀,是當時教堂內唯一可以採光的地方。


史卡拉歌劇院



1778年正式啟用,屬新古典主義式建築(neo Classical), 樂壇大師威爾第(Verdi)、普西尼(Puccini)、和托斯卡尼尼(Toscanini)等,均曾在此表演過。院內附設有一博物館,蒐藏範圍包括繪畫、雕刻、古董家具、以及樂器和音樂家私人用品;如威爾第(Verdi)的帽子、羅西尼(Rossini)的眼鏡、指揮棒。每年12月到次年6月演出戲劇,九月到11月才是音樂季,八月份一般並不對外開放,以進行必要之整修與維護。


史霍札克城堡

1300年代後期開始興建,因為監造的貴族曾有過多次更換,使用過的工匠、藝術家多不勝數,所以呈現出非常多樣化的風格。目前已改為博物館。蒐藏品從繪畫、雕刻、到樂器、家具,幾乎是無所不有。藏有米開蘭基羅去世時正在進行之作品Rondanini Pieta。天花板上的Sala delle Asse,則是達文西的作品,另外一樓也藏有大批古代武器,非常有看頭。


聖瑪莉亞教堂



1463年開始興建,原監造人是索拉瑞(Solari),到1492年又改由布拉曼德(Bramante)接手,才完成目前所見之文藝復興式外觀,最精彩的迴廊部份,亦為布拉曼德所設計。堂內餐廳牆上的著名壁畫“最後晚餐”(Last Supper),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達文西於1495到1497年間所畫的。教堂本身曾於二次大戰被炸毀,達文西的壁畫卻是毫髮無損。


亞布羅其歐教堂



亞布羅其歐教堂(Sant‘Ambrogio)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倫巴底(Lombard)羅曼尼克式建築。教堂只具備單一長廊,而無袖廊的設計。前廳(Narthex)、鐘樓(Belltower)和中央祭壇上方之華蓋(Ciborium),則是12世紀後的產物。


亞布羅希雅娜美術館


原屬紅衣主教波羅米歐(Borromeo)蒐藏私人藝術品的地方,後來又增加了無數名家如拉斐爾(Raphael)、達文西、提香(Titian)和卡拉瓦其歐(Caravagio)的作品。二次大戰期間,博物館曾遭嚴重砲擊,經過修復之後,才在公元1966年重新開放使用。


布瑞拉美術館



是一蒐藏僅限於繪畫作品,在義大利頗具地位的美術館,1809年啟用,原屬波克斯藝術學院(Academy of Beaux Arts)所有,近百年,才又增添了許多不同畫派的作品。較有名的作品有丁托雷多(Tintoretto)的“聖馬可奇蹟”(Miracle of St Marco)、貝里尼(Bellini)的“聖馬可亞歷山卓傳教圖|”(St Marco Preaching in Alexandria)、拉斐爾的“聖母婚禮”(Marriage of the Virgin)、和卡拉瓦其歐的“愛馬烏斯的晚餐‘(Supper at Emmaus)等。


波爾第裴佐利博物館



是一多樣化的綜合性博物館,展出之藝術品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包括有繪畫、鐘錶、織錦、絲綢、武器、珠寶和波斯地毯。較有名的畫作有克拉那奇(Cranach)的“馬丁路德畫像”(Portrait of Martin Luther)、貝里尼的耶穌受難(Crucifixion)和聖母痛子圖(Pieta)、波提切里(Botticelli)的“卸下受難的耶穌”(Deposition)等。


※ ※ ※ 本文為 何戎 與 熊蓋站 共同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 ※

 








[樓 主] |
發表於:2005-06-25 13:47

  熊蓋站 -> 旅遊資訊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21235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6-30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