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熊蓋站  -> 生活醫學  -> 【轉貼】別讓暑氣熱昏了頭

--> 本頁主題: 【轉貼】別讓暑氣熱昏了頭 加為IE收藏 | 收藏主題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可列印版本
何戎


新人進步獎 音樂天才獎

∷ 職務: 超級版主 該帥哥目前不在線
∷ 編號: 1348
∷ 級別: 天使會員
∷ 發帖: 5131
∷ 威望: 4675
∷ 財富: 2035 蓋幣
∷ 貢獻: 11
∷ 配偶: 單身
∷ 家族: 軒轅山莊
∷ 來自: 台北市
∷ 註冊: 2005-05-05
∷ 上次: 2013-09-20
鮮花(113)
你還沒寵物,趕快去買一隻吧
寵物商店
  【字體: Plurk Twitter 
【本站推薦】:
 【轉貼】別讓暑氣熱昏了頭

連日酷暑高熱,全台氣溫屢創新高,也讓人頭暈腦脹、大汗淋漓。

尤其大太陽底下工作,或通風不良的悶熱環境下,讓許多人因為口渴、倦怠、頭暈、嗜睡、全身無力等症狀到醫院就診,以為是一般的感冒,其實是暑熱所造成的身體不適。

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長時間作用下,體溫上升時,身體會藉血管擴張、增加排汗及呼吸次數散熱,降低體溫。當體溫調節出現問題,身體的水份、電解質代謝失常,體溫急升,體內缺水,便造成暑熱症狀,嚴重時可能產生熱衰竭,危及生命。


發熱、不流汗 可能中暑


受暑熱嚴重者有中暑危險,中暑症狀包括全身發熱(體溫可能上升至40℃以上)、不流汗、頭痛、暈眩、虛弱、惡心、抽筋、脈搏強而有力、呼吸有雜音等。若體溫再上升又未能及時散熱,更可能全身痙攣或昏迷。

任何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無論是戶外或戶內,就可能有中暑危險,例洗熨工人、修路工人、廚房工作者、搬運工人等。

對中暑患者的急救,必須先將患者移到陰涼的地方,除去身上衣物後,保持潮濕、涼爽,可以濕毛巾擦拭患者,直到其體溫下降。


中暑患者 如何急救?


若意識清醒,可讓患者以半坐的姿勢休息,頭部及肩膀加以支撐,並補充水分。如果流汗過多、臉色蒼白,可稍稍補充含鹽份的飲料。若已失去意識,先以臥姿躺下,頭部稍低於心臟的高度,並儘快聯絡救護車,趕緊送醫。

暑熱在中醫上屬於「暑濕」、「濕溫」、「濕熱」的範疇,一般發生於盛夏,亦即夏季中最嚴熱的日子,此時外在環境的溫氣過多,若再加上體內脾主運化水濕的功能不佳的話,便容易產生中暑的諸多病症。


「陽暑」、「陰暑」 症狀不同


中醫又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所謂陽暑,是因暑而受熱的病症;陰暑者,為因暑而受寒者。所以會產生兩者不同的症狀,和個人的體質與環境、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治療上陽暑以清熱化濕為主,陰暑以溫化濕氣、溫中為治療原則。

預防暑熱而導致中暑的方法如下:

1.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

2.多喝水或適當的飲料,以便補充失去的水份及鹽。

3.加強室內通風設施,或採用空氣調節。

4.選擇淺色的衣服,穿較為透氣的衣物。通風的汗衫也有消暑作用。


許多中藥有清暑化濕的作用,如荷葉、絲瓜絡、藕節、西瓜翠衣等,藥膳可用綠豆、赤小豆、絲瓜絡等煮湯飲用。但不可貪涼飲冷過多,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


※ ※ ※ 本文為 何戎 與 熊蓋站 共同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 ※

 








[樓 主] |
發表於:2005-07-14 09:40

  熊蓋站 -> 生活醫學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24455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6-30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