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NICO
-- 發佈時間:2006 02 13 6:04 AM
-- 3,000萬張保單 今年無紅可分
3,000萬張保單 今年無紅可分
■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強制分紅保單今年幾乎都分不到紅利,在主管機關允許壽險公司「死差、利差損益互抵」、有盈餘才分紅的政策下,今年有3,000多萬張個人壽險保單,都分不到紅利,壽險公司因而省下的分紅金約達24億元。
保戶購買強制分紅保單,卻分不到一毛錢紅利,不僅保戶抱怨,保險業務員也難以對保戶交代。業務員說,連強制分紅保單都分不到紅利,推銷新式分紅保單時,還有哪個保戶願意相信會分紅?
壽險公司表示,保險契約雖載明分紅方式,但也附註:如有變更,將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因此,主管機關變更保單分紅計算方式,壽險公司遵照辦理,壽險公司不分紅是合法的。
金管會保險局長魏寶生表示,當初參考日本作法更改分紅方式,是解決台灣利差損問題的其中一項方法,有其急迫性,但並非草率決定。
穆迪信評日前發表台灣保險業報告,去年底壽險業保單平均利率水準5%,投資報酬率為3.2%,利差損壓力仍然存在。魏寶生說,金管會成立後,委員會曾指示,未來一旦利率回升時,分紅方式應重新檢討,以補償保戶權益。他將去瞭解保戶心聲,會與保戶多溝通。
民國81年到92年初保險公司發行的壽險保單,幾乎都是強制分紅保單,大多數保戶持有的保單都受到分紅規定更改的影響,由於每人手中的壽險保單不只一張,受影響的保單初估達3,000多萬張。
在低利率環境下,預期保險公司明年仍有利差損,絕大多數強制分紅保單依然領不到紅利,壽險公司仍可省下20幾億元的分紅金。長此以往,分紅規定改變的利益重分配相當驚人。
業務員許文聰曾向壽險公司抗議,抗議壽險公司獲利高,財務健全,卻引用保險局規定,不分紅給保戶,害他無法向保戶交代。
我國實施30多年的壽險保單強制分紅政策,去年終止。根據分紅制度,是以死差及利差為分紅來源。過去幾年市場利率走低,保單分紅利率低於保單的預定利率,因此,客戶沒有「利差紅利」可以領。
不過,由於死亡率的保守估計及現代醫療技術進步,使得保險公司在死亡率部分產生死差益,保戶仍可領取「死差紅利」。
近年投資環境變差,壽險業者出現嚴重的利差損,卻又必須將死差紅利分給客戶,造成壽險公司沈重的財務負擔。財政部為助壽險公司度過難關,於91年12月18日發函通知給各壽險公司,自92保單年度起,計算保單紅利時,當年度死差損益與利差損益得互相抵用。
92保單年度的紅利須於93年底前分給保戶,由於92年壽險公司的「利差損」高於「死差益」,互抵後,今年絕大多數保戶都得不到分紅。
保險市場人士表示,死差分紅每百萬保額約100元,以92年底人壽保險有效契約金額共24.37兆元計算,93年度的死差分紅達24餘億元。
這些原本是要分給保戶的紅利,但在「利差損益與死差損益可以互抵」的政策下,現在統統歸壽險公司所有。
保險市場人士表示,人壽保險契約是定型化契約,保單紅利的計算公式,都列為保單的附件,保險公司原本答應給保戶的分紅應該兌現。但「死差與利差互抵」的這項政策,對有效契約也追溯實施,使保戶的權益受到侵害。
壽險業者表示,未分紅的這些死差紅利,統統轉增提為長期有效契約的責任準備金,並未分給股東。為了避免客戶質疑,去年就已陸續以專函方式告訴保戶紅利計算方式有變動,希望保戶瞭解。
【2004/12/28 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