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熊蓋站 (http://localhost/phpwind//index.php)
--  硬體資訊 (http://localhost/phpwind//thread.php?fid=20&page=1)
--  【評測】最完美的旗艦卡!GTX 980評測 (http://localhost/phpwind//read.php?fid=20&tid=43373)


--  作者:andy6989
--  發佈時間:2014 09 20 2:49 PM

--  【評測】最完美的旗艦卡!GTX 980評測


Maxwell架構旗艦卡終於來了
2014年2月18日,代表著全新Maxwell架構的GTX 750/GTX 750 Ti正式發佈,它不僅給千元級顯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性能,更是帶來了極低的功耗,甚至無需外接供電即可正常運行,這在此前是並不多見的。
遺憾的是,自從Maxwell架構推出之後,桌面產品線中就只有GTX 750/750 Ti這兩款產品,NVIDIA的低端/高端桌面產品線都還靠著Kepler架構來支撐著,後者在對抗AMD同級別顯卡時候優勢已經越來越小,因此急需推出新的架構來重新佔領市場。
2014年9月19日上午10:30,在距離NVIDIA上代旗艦產品GTX 780 Ti發佈整整10個多月之後,GTX 970/980兩款產品正式和我們見面,這標誌著Maxwell架構終於走向高端,這一「省電又好用」的架構終於開始造福高端遊戲玩家了。

相信大家都想問GeForce 800系列哪去了?對於這個問題,NVIDIA官方的相關人士表示GeForce 800系列在此前已經用於筆記本領域了,為了在命名方面不讓大家產生混淆,所以直接讓桌面平台跳過了GeForce 800系列,直接以GeFoce 900系列命名。至於下一代是不是要叫GeFoce 1000系列,這個問題就交給NVIDIA頭疼去吧。
定位方面,GTX 970/980兩款產品主要是為了接替目前GTX 780/780 Ti而生的,在給遊戲玩家帶來更強性能的同時大幅降低功耗,進而繼續在高端市場上打壓AMD的旗艦級產品,盡可能爭奪高端遊戲玩家。
相信GTX 750/750 Ti優秀的性能和能耗表現已經深深的讓你折服,那麼GTX 970/980兩款產品會不會延續這樣的表現呢?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會將通過外觀、做工、PCB、性能、溫度、功耗以及超頻能力等多個方面來對GTX 970/980進行介紹。它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按照NVIDIA的說法,目前世界上有3.3億遊戲玩家,其中有2億玩家都使用了NVIDIA顯卡,佔據了60%的份額。
再看Maxwell架構:改變不是一丁點
隨著架構的不斷變化,NVIDIA流處理器的組合方式也在隨之變動。費米、開普勒時代每一組叫一個SMX,全稱為「Streaming Multiprocessor Extreme」(極致流式多處理器),麥克斯韋上則是SMM,全稱為「Maxwell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麥克斯韋流式多處理器)——這是第一次把代號名稱放進去。
和此前Kepler架構每組SMX擁有192個流處理器不同的是Maxwell架構中的每組SMM只擁有128個流處理器,每組都有自己的一個多形體引擎2.0、八個紋理單元,而且每組SMM中還進一步細分為四個邏輯控制核心,每個邏輯控制核心中擁有32個流處理器。

GM107核心架構圖

單個SMM核心架構圖
NVIDIA表示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讓線程調度更加合理,而且流處理器的利用率會更高,帶來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內核性能提升35%,能耗比提升一倍(GM107)。
另外在具體內核方面,Maxwell架構的二級緩存從Kepler的56KB暴增到了768KB,這是Maxwell和Kepler架構最大的區別之處,這麼做帶來的好處就是更有利於GPU查詢,線程利用效率更高。
此外Maxwell架構還增加了每時鐘週期的指令數(IPC),改進了負載均衡與基於編譯器的調度,引入了更快的H.264編碼、解碼,並改進了NVENC編碼引擎,可用於ShadowPlay。此外還加入了新的GC5電源狀態,睡眠更深入,待機更省電。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同為28nm製造工藝的前提下,Maxwell相比Kepler架構在單位面積上的流處理器密度增加了30%,晶體管密度增加了15%,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而GM107的核心面積也因此控制到了148平方毫米,比此前預測的156平方毫米縮小了不少,另外它的TDP也只有區區60W,僅靠PCI-E接口就能保證供電了,無需外接輔助供電。
而這次的GM204則集成了5.2億的晶體管,核心面積398平方毫米。共計16組SMM/2048個CUDA核心、16個幾何單元、64個ROPs光柵單元以及128個紋理單元,集成了256bit顯存控制器。
另外一個細微的變化是GM204的CUDA核心性能相比GK104提升了40%,此前GM107核心只能提升35%,看來是架構方面又有了細微的變化。

性能方面,NVIDIA官方號稱它可以達到GK104核心的兩倍。從官方提供的性能對比來看似乎也確實如此,部分遊戲中甚至達到了兩倍以上。
GTX 970/980規格揭曉 很強大
這次NVIDIA採用了旗艦卡和次旗艦一同發佈的戰略,具體來說就是GTX 980和GTX 970,前者暫時還未開放非公版設計,首批面世均為公版產品。而GTX 970則直接開放了非公版設計,大家第一時間應該就能買到頻率更高、做工更好的非公版。
另外據說GTX 970有公版產品,外觀和曾經的GTX 670差不多。沒錯,就是那個PCB比散熱器少了一大截的產品。

具體規格方面,GTX 980核心頻率1126MHz,加速頻率1216MHz,擁有2048個CUDA核心(完整的GM204),搭載4GB GDDR5顯存,等效顯存頻率7GHz,供電接口為雙6pin設計,熱設計功耗165W。輸出接口部分提供了一個DVI、一個HDMI 2.0以及三個DP1.2。
GTX 970的核心頻率則是1050MHz,加速頻率1178MHz,擁有1664個CUDA核心,搭載4GB GDDR5顯存,等效顯存頻率7GHz,供電接口為雙6pin設計,熱設計功耗148W左右,但由於沒公版,所以不具備參考價值,非公版的功耗肯定高於這一數值。
關於能耗比,大家看看上邊這張圖吧,GTX 980相比GTX 780來說,在性能提升25%的情況下,功耗居然從250W降低到165W,簡直可以說是黑科技了。

記住,這只是GM204核心而已,整個Maxwell架構的核心在它身上還不太完整,未來可能還有GM210,性能有多恐怖大家自行腦補吧。

兩大4K技術:MFAA抗鋸齒、DSR動態超清
幾乎每一次推出新硬件,NVIDIA總是會帶來一些新技術,同步改善畫質。這次隨著第二代麥克斯韋架構登場,NVIDIA又送上了很多新福利,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
首先是「多幀採樣抗鋸齒」(Multi-Frame Sampled AA),縮寫為MFAA。龐大的抗鋸齒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員。
技術原理比較複雜,簡單來說就是畫面中每個像素使用的採樣模式,要麼在單獨一幀畫面上呈空間分佈,要麼在多個幀上按時間交錯分佈。
NVIDIA宣稱,這種「時空結合」的抗鋸齒算法能夠在獲得最佳畫質的同時,性能也優於傳統的MSAA(多重採樣抗鋸齒),大概是以4xAA的代價獲得8xAA的畫質、2xAA的代價獲得4xAA的畫質。
按照官方宣傳,開啟同樣的抗鋸齒等級,MFAA的速度可以比MSAA快平均30%。
不過,該技術仍然在研發之中,目前暫未公開。NVIDIA會稍後公開更多細節。

MFAA的技術基礎:多像素可編程採樣

MFAA技術示意圖

MFAA、MSAA對比

效果對比

MFAA渲染圖

MFAA、MSAA性能對比
第二項技術是「動態超清」(Dynamic Super Resolution),縮寫為DSR,針對4K超高清而來的。
它有些類似傳統的縮減採樣(downsampling),以高分辨率繪製後以低分辨率輸出,但現在可以由用戶輕鬆開關,而且在分辨率轉換過程中應用了13級高斯濾波,能夠減少甚至消除簡單縮減採樣中的鋸齒,因為後者只有一個簡單的矩形濾波。
按照NVIDIA的說法,它能在1080p顯示器上實現4K畫質。
該技術和遊戲無關,絕大多數都可以很順利地支持,只有少數遊戲的空間、按鈕可能會有些顯示錯位。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會默認開啟此功能,R343系列驅動開始提供支持。
硬件方面,它支持任意N卡,但是當然建議最好用GTX 900系列。

1080p上實現4K畫質

高分辨率渲染

1080p上的渲染情況

4K上的渲染情況

左為1080p右為4K

GFE默認開啟
公版卡照樣帥:GTX 980官方大圖賞析
















呼吸燈超酷:GTX 980實卡賞析

外形大家應該很熟悉,最近NVIDIA的旗艦卡都是這樣的

頂部的GeForce GTX logo帶有呼吸燈效果


提供了雙6pin供電接口

兩個SLI金手指

輸出接口提供了一個DVI、一個HDMI以及三個DP1.2,顯然是為4K而生的

頂部的出風口

背部加裝了一大塊金屬背板,既能加固顯卡,又能輔助散熱

這裡似乎能拆下來,看起來是不是很神秘的樣子?

NVIDIA表示這麼做是為了增強散熱設計

拆掉背板就能看到PCB背面了

散熱器背部,純銅底座的面積不小,硅脂部分是和GM204核心接觸的地方

左側是LED呼吸燈電源線,右側是風扇電源線


供電部分

核心編號為GM204-400-A1,出廠日期為2014年第29周,看起來GTX 980兩個月之前就準備好了。
順便說一下,GTX 970的核心編號應該是GM204-200-A1,顯卡還在路上,晚些時候補圖。

顯存來自三星,應該是0.4ns的顆粒,共八顆組成了256bit/4GB的規格。
具體測試平台如下:

軟硬件安裝完成以後,正確的測試方法是:開機進入到桌面上以後,待系統準備就緒後,才開始運行測試(關閉UAC、屏幕保護程序、系統還原、自動更新等對測試得分有干擾的系統任務)。所有測試項目都運行三遍,在測試成績穩定、可靠的情況下,我們以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績為準。

GTX 980

GTX 780 Ti

R9 290X

GTX 780
由於本次GTX 970沒有公版卡,而我們借測廠商的GTX 970截止發稿時剛剛到達,所以本次測試GTX 970成績暫缺,稍後會更新GTX 970並單獨奉上評測一篇,敬請期待。
3DMark Vantage

在3DMark Vantage測試中,GTX 980的表現要好於GTX 780以及R9 290X,但相比GTX 780 Ti還有一段距離,似乎開了個不好的頭。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老邁的3DMark Vantage已經無法滿足現如今新旗艦卡的需求了,在今後的測試中,我們會逐步棄用這一軟件。
3DMark 11

到了3DMark 11當中,成績趨於正常,GTX 980在參測的四款旗艦卡中是表現最好的,領先GTX 780 Ti超過10%。
新3DMark

新3DMark測試結果和3DMark 11類似,GTX 980的表現同樣是最好的,比GTX 780 Ti強了10%以上。
Unigine Valley

這是Unigine系列測試軟件的最新版,場景從天堂轉移到了山谷中,對曲面細分有很強的考察能力。在該測試中,GTX 980表現略遜於GTX 780 Ti,但強於GTX 780以及R9 290X。
《Crysis》

老牌的顯卡殺手對現如今的旗艦卡依然是個挑戰,最終結果GTX 980和GTX 780 Ti持平,相比GTX 780來說提升了不到10%,相比R9 290X來說則提升了5%不到。
《生化危機6》

《生化危機6》是一款經典的DX10遊戲,最終測試結果GTX 980取得了領先。不過對於這種遊戲來說,表現最差的R9 290X運行起來其實也非常流暢了。
《Far Cry 2》

經典的The Way遊戲,N卡明顯佔據上風,最終測試結果GTX 980比GTX 780 Ti強了5%,比GTX 780強了20%。
《古墓麗影9》

《古墓麗影9》測試中,GTX 980猶如打了雞血一般,比GTX 780 Ti高了12%,比R9 290X高了50%。
《地鐵2033》

《地鐵2033》同樣是一款顯卡殺手級遊戲,讓參測的旗艦卡倍感吃力,好在幀數均達到了50以上,表現最好的依然是GTX 980。
《Crysis 3》

《Crysis 3》不用多介紹了,GTX 780居然只有49.2幀足以見得它的要求有多高。表現最好的依然是GTX 980,比GTX 780 Ti強了11%。
《殺手5》

同樣是高要求的遊戲,最高畫質下GTX 980成績僅為48.3幀,比GTX 780 Ti強了3%。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方面,選取顯卡待機、滿載(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場景)兩種狀態,利用GPU-Z實時監控,待連續運行10分鐘峰值溫度穩定後,記錄此時各款顯卡核心的最高溫度。(室溫20℃,裸機狀態)

溫度方面,這次GTX 980似乎有高溫保護,溫度超過80度之後風扇會瞬間加快運轉速度以達到降溫目的。從最終成績來看,表現和GTX 780/780 Ti差不多,強於大火爐R9 290X。
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部分利用功耗儀直接測量整套平台的總功耗,其中包括CPU、主板、內存、硬盤、顯卡、電源以及電路損耗所有在內的整機功耗(不包含顯示器)。選擇顯卡待機,滿載(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場景)兩種狀態,穩定運行10分鐘選取期間最大值,測試結果如下:

功耗可以說是這次GTX 980帶給我們最大的驚喜了,顯卡滿載後整個功耗不超過300W,這在此前的旗艦卡上是很難看到的,但GTX 980真的做到了,165W的TDP並不是吹出來的。
超頻測試中,我們使用了微星的AfterBurner,這是一款老牌的超頻測試軟件,不限品牌,同樣也不限A卡或者N卡。

目前GTX 980的電壓尚不能解鎖,因此只能將TDP調節至125%。此時我們將核心頻率上調了200MHz,顯存頻率上調200MHz,達到1327/7200MHz,可以順利通過3DMark 11測試,通過GPU-Z觀察其加速頻率最高達到了1416MHz。
超頻之後成績為X6351,相比默認狀態下的X5751提升了10.4%。達到這一頻率之後,再度上調就無法通過3DMark 11測試了,於是我們將測試軟件更換為新3DMark。

我們進一步將頻率提升到了1377MHz沒加速頻率此時達到1503MHz,等效顯存頻率依然是7200MHz,此時可順利通過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最終成績為6545,相比默認狀態下5637分的成績提升了14.7%。
公版就已經這麼強悍了,未來非公版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風冷1.6GHz應該不是夢。我的筆記本CPU主頻才1.7啊,近幾年GPU的頻率提升實在是太迅速了。
總結:最完美的旗艦卡

兩年前,AMD推出了Radeon HD 7970,我們毫不吝嗇的把完美的旗艦卡這一稱號給了它,現在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耗控制能力都更給力的GTX 980來了,我們同樣毫不吝嗇的把它稱之為「最完美的旗艦卡」。
從性能來看,GTX 980平均下來要比GTX 780高出20%以上,比GTX 780 Ti高出5%到10%。要知道後者是Kepler架構的完整呈現,而GTX 980所使用的GM204核心則遠遠沒有開發出Maxwell架構的全部威力。NVIDIA這次以一個相對「中端」的核心就達到了上一代完整核心的威力,技術實力再度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單純的性能並不能展現出GTX 980的魅力,它帶給我們最大的驚喜還是功耗。在核心頻率高達1.1GHz且搭配4GB顯存的情況下,其TDP居然只有165W,這在此前的旗艦卡上是完全無法想像的。要知道它和Kepler架構一樣採用的還是28nm工藝,在性能接近的情況下,TDP從GTX 780 Ti的250W左右降低到165W,這難道不值得你給它點個贊嗎?
另外儘管GTX 980的默認頻率就高達1.1GHz以上,但該卡還是預留了充足的超頻空間,實測默認頻率可達1.35GHz以上,加速頻率更是超過了1.5GHz。要知道這是公版卡在風冷條件下完成了,在之前的任何一款旗艦級公版顯卡上都是很難實現的。想像一下,未來做工、散熱條件更佳的非公版產品誕生以後,頻率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
下面我們來看一眼售價,GTX 980/970在國內的價格分別是3999/2499元,這一售價堪稱良心。目前GTX 780 Ti在國內的最低價格為3999元,大部分產品還都集中在4999元的價格區間上;而GTX 780在國內的最低售價為2599元,大部分產品還都在3599元以上。可以說GTX 980/970的定價完美接替了GTX 780 Ti以及GTX 780,前者的性能強於GTX 780 Ti,而後者則略強於GTX 780,加量不加價,這完全就是買買買的節奏。

之後扯一下AMD吧,雖然這是A飯們不希望看到的,但事實真的擺在那裡。GTX 980的發佈標誌著新一輪顯卡大戰即將開始,AMD的下一代旗艦卡完全有實力在性能上和GTX 980一決雌雄,但如果架構不做較大調整的話,功耗表現很難和GTX 980抗衡。當然AMD如果升級製造工藝的話,也能起到控制功耗的作用,但台積電的20nm產能基本上都被蘋果搶了過去,AMD想讓下代旗艦卡用上20nm工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10484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11-30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