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蓋站 - 首頁

  Plurk Twitter    

» 您尚未 登入註冊 | 說明 | 娛樂中心 | 點歌 | 聊天留言 | 最新 | 精華 | 論壇 | 資訊 | 首頁 | 影音模式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熊蓋站 (http://localhost/phpwind//index.php)
--  硬體資訊 (http://localhost/phpwind//thread.php?fid=20&page=16)
--  【評測】SSD巨人的救贖,OCZ Vector 256GB性能測試 (http://localhost/phpwind//read.php?fid=20&tid=36354)


--  作者:andy6989
--  發佈時間:2012 11 28 6:02 AM

--  【評測】SSD巨人的救贖,OCZ Vector 256GB性能測試


OCZ Vector系列SSD發佈

OCZ今天發佈了Vector系列SSD,目前已有多家網站放出了性能測試,國內還沒鋪貨,我們也在積極聯繫渠道商,希望盡早拿到實際產品,現在只能先看看外媒的評測了。此番評測裡最權威的Anandtech現在還沒發評測(寫完之後發現他們的評測也發了),他們的評測對產品的解析的非常全面,不過現在也只能從其他媒體選取了。
  這裡做了一下主要媒體的評測匯總,簡單看了一下大多數是跑分黨,TH還做了一些分析,評測主要就以Tomshardware網站的測試為主。
  Anandtech
  Tomshardware
  Guru3d
  TechReport
  Xbitlabs
  Legitreviews
  HotHardware
  TechSpot
  

測試之前先回顧一下OCZ主控的問題。早前他們是SandForce、JMicron主控的支持者,算是最早的一批用戶了。之後OCZ壯大起來了,收購了韓國Indilinx廠商,後者的主控主要是Barefoot系列,因為是收購來的,之前的兩代產品只能算是養子,不是OCZ嫡系。

  去年推出的Octane系列SSD上使用的是Everest主控,並在今年的Vertex 4、Agility 4系列SSD上全面開花。Everest主控號稱是OCZ自己開發,但是深究之下Everest主控其實是Marvell 88SS9174主控的馬甲,後來OCZ自己也承認了Everest主控來自Marvell,不過固件是自己開發的,之後又稱Barefoot3主控才是自己親生的,表示其性能會讓大家非常期待。

  Barefoot3就是今天發佈的Vector系列SSD所用的主控了,性能到底有多驚艷呢?





◆ 主控疑云:這次是真正的自主產品了

Vector的主控編號

這是早前我們側過的Vertex 4的Everest 2主控編號
  經過了兩款Everest主控的自產風波之後,Barefoot 3主控的第一個疑團還是先要驗明正身。從拆解開來的PCB上可以看到主控的品牌名是INDILINX,編號為IDX500M00-BC,而早前的Vertex 4的主控編號是IDX400M00-BC,至少這一點上是不一樣的了。

Barefoot3主控的架構
  OCZ坦率地公開了Barefoot3主控的架構,核心還是一顆ARM Cortex處理器,不過有一顆OCZ自己開發的Aragon協處理器,很多公司都不願意談論自己產品的具體規格,不過今天7月10日的時候前任CEO Ryan公開了部分Barefoot3主控的信息。
  目前主流的SSD主控使用的普遍是兩個ARM處理器,不過Indilinx的工程師還是選擇了這種特殊的設計方式。
  「Barefoot 3主控使用的是我們自己開發的32位Aragon處理器,頻率400MHz,使用的是TSMC 65nm GP工藝製造。Aragon處理器是世界首款SSD優化處理器,支持SSD的RISC指令體系,一個週期就可以執行大多數指令及分支。」
  因此TH表示可以確認OCZ公佈的細節與Vector發佈是一致的,不過Aragon再具體的介紹就沒有了,從描述上看它還是一個32位的RISC處理器,會是基於什麼架構的呢?

  主控方面就是這些,按照OCZ的說法Barefoot3確實是他們自己的核心了,而固件方面一直是Indilinx自己的,所以這次算是名副其實的完全自主主控產品了。
  下面再來看一下SSD的PCB和NAND顆粒。

◆ Vector:還是25nm MLC顆粒
  看錯TH了,竟然連SSD拆解和PCB圖都沒有,第二頁開始就是測試平台和測試項目了,這裡的產品拆解使用是Xbitlabs的。

標籤很賣萌

包裝

背部還有簡體中文,國內應該很快也上市了吧


厚度是7mm的
PCB(下面兩張圖可以點擊放大)

有主控的一面

NAND和另外的緩存的PCB
  正反面各有一顆美光產的DDR3-1600(等效,實際頻率還是800MHz)芯片,容量256MB,緩存大小則為512MB,Barefoot3主控最大支持1GB緩存,不過1GB緩存成本較高,除了Vertex4是1GB緩存之外,其他產品的最大緩存普遍還是512MB。

NAND顆粒

Xbitlabs的NAND顆粒編號也不容易看清,又從TS網站上扒了一張NAND編號圖,依然是OCZ自行封裝的,編號為M2502128TO48SX22,正反面各有8顆,每片容量16GB,是IMFT 25nm MLC顆粒的。如今新一代SSD比如三星840 Pro/840、Intel 335/525都已經升級20nm級NAND,不過25nm MLC的好處是可靠性已經穩定,而20nm級別的還有待考驗,三星及Intel的相關產品都有過不好的消息了。

◆ 4K隨機、128KB連續性能測試
4K隨機性能測試

4K隨機讀取
  QD=1隊列下,所有SSD差不多都是20-30MB/s的性能,不過在QD=32隊列下,Vector 256GB的速度接近390MB/s(大約100000IOPS),比自家V4快了15%,比之前堪稱最強的三星840 Pro也高了10%,

4K隨機寫入
  1-4隊列深度下,Vector繼續領先,其他主控的SSD普遍在50MB/s,而OCZ Vector的速度大約有80MB/s。
  4隊列之後Vector性能落後於840 Pro,不過在32隊列下又反超了。
連續性能測試

128KB連續讀取
  自從首款SATA 6Gbps接口的美光M4問世之後,高端SSD的最大讀取速度普遍都能達到530-550MB/s,目前來看是SATA 6Gbps接口限制了性能進一步提升了。
  不過桌面應用環境下需要的是低隊列深度,QD=1情況下Vector速度為380MB/s,840 Pro是410MB/s,而V4也有405MB/s,看來Vector還需要改進。

128KB連續寫入
  連續寫入性能性能三星840 Pro依然無與倫比,性能第二的是OCZ V4。基於SF主控的SSD在這裡的測試就露原形了,平均只有350MB/s,畢竟實際使用中不可能都是可壓縮數據。

◆ TRIM及GC性能測試
  TH原文是Performance Over Time,說簡單點就是測試SSD的TRIM及GC性能,雖然這二者並不是一回事。
  使用QD=32的4K隨機數據寫滿50%的LBA空間,然後來看15分鐘內的性能變化。

  OCZ宣稱Vector針對實際使用做了優化的,其GC技術可以保證SSD性能快速恢復,要比其他SSD表現更好,因為他們的SSD雖然某段時間內可以快速恢復性能,但是之後恢復的速度就慢多了。
  從這張圖上來看Vector的表現很不錯,除了第2分鐘有較大的性能下降之外其餘時間性能都在快速回復,基本上低4分鐘就恢復正常了,840 Pro起始性能很強,不過15分鐘後性能也只恢復到60000IOPS。
  不過上面的測試並不符合真實使用環境,所以TH又BT地進行了新的測試,首先是完全填滿SSD,然後進行30分鐘的隨機4K寫入,這時候因為SSD已經沒有剩餘空間了,所以非常考驗GC性能。
  這個測試的結果並不能直接說明那個SSD更好,因為不同的SSD採取的GC策略是不一樣的,不過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SSD的GC性能。

Vector的性能恢復測試
  Vector開始時的性能也只有100MB/s左右,不過性能恢復很快,基本是直線上升,最後達到了397MB/s,基本上就是原始性能了

840 Pro的性能恢復表現
  三星840 Pro最初的性能只有18.5MB/s,之後的曲線一直很平穩,460GB之後開始陡升,這意味著90%的硬盤空間速度都沒有超過100MB/s。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這裡的測試並不能表述為Vector比840 Pro要好,這只是廠商的GC策略不同而已。

◆ TH儲存、PCMark 7及實際應用性能測試

Tomshardware存儲性能測試(私有標準,僅供參考)

PCmark 7得分

大容量視頻文件拷貝

磁盤克隆

反病毒掃瞄

◆ 功耗測試



◆ 可靠性測試:足用40年

  目前的Vector還沒有跟風使用20nm級的NAND顆粒,使用的還是現在的25nm MLC顆粒,後者有3000及5000兩種P/E規格,不過還不清楚Vector使用的到底是哪種。
  TH的SSD可靠性測試還是基於SSD的SMART信息中的MWI指數,這個數值從100降到1意味著標稱的P/E次數用到頭了,不過這並不意味著SSD要完蛋了,因為這些指數通常都要低於實際可用的次數。

  在TH的測試中,Vector消耗1%的MWI指數需要的寫入量是7.59TB,意味著完全消耗完P/E次數的話需要759TB,看起來低於320和840 Pro,不過還要注意這三者的容量是不同的。
  通過這個數據也可以算出Vector的P/E次數是3000次標準的,估算出來的是2965次。TH告訴大家,如果你每天的寫入量是10GB,那麼256GB的SSD可以用200年,意味著你掛了SSD都不會掛,不過小編對這種算法已經免疫了,可靠性再高也怕菜刀,理論數據跟實際使用意外是不一樣的。

  TH計算得出的壽命期內寫入量是759TB,不過OCZ官方可沒有這麼高的目標,他們的宣傳中說的是5年質保或者36.5TB寫入量(保修的數據量,並非寫入壽命量),那個先到那個為準,就跟汽車的行駛里程和保修年限一樣。
  另外,OCZ計算的基準是每天寫入20GB數據,比平均7-10GB的寫入數據要高一些。無論怎樣,759TB的寫入量是寫入放大1x的情況,而36.5TB只意味著這個SSD的寫入放大是20x。
  實際上很少有SSD的寫入放大有20x這麼高,再來看TH做的寫入放大評估。

  Intel 520在使用不可壓縮數據時寫入放大達到了2.9x,如果是可壓縮數據,那麼SF主控的壓縮算法就會很強大,寫入放大只有0.17。
  OCZ的Barefoot3主控也不能支持壓縮算法,Vector的寫入放大率大約是2.8x,即便如此,每天寫入10GB數據的情況256GB容量的SSD依然可以使用40多年,128GB容量也有20年,因此對一個5年質保的SSD來說可靠性並不是問題。
  PS:以上數據還是理論估算,Anandtech之前對三星TLC閃存的840也做過類似估算,1000次P/E循環的TCL也可以使用很多年,不過他們自己也遇到問題了,MLC閃存的840 Pro在他們手裡都掛掉兩個了,所以算出來的可靠性並不代表什麼,重要數據做好備份才是重要的。

◆ 售價及點評:三星840 Pro的競爭對手
  與前面幾款收購或者定制的主控相比,Barefoot3是OCZ首次自行開發的主控,目前他們已經不再推出SF主控的新品了(SF主控的舊款產品還未完全消失),Marvell馬甲主控的V4和A4雖然還是主力產品,不過他們還是希望自己的主控能取代第三方的主控,畢竟這也算是核心競爭力了。
  Vertex 4的性能其實也達到了SATA 6Gbps的極限,而Vector系列在連續讀寫性能上進一步提高(原文是說連續性能,不過感覺更快的是隨機性能),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耗也降低了,Vertex 4在TH測過的SSD中功耗排名第一,發熱也比三星840 Pro高得多,不過Vector就沒這個問題了。

  OCZ Vector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三星840 Pro,價位也非常接近,例外的就是512GB型號,比三星的要便宜40美元左右。
  另外OCZ Vector系列沒有64GB型號,不過在目前每GB大約1美元的情況下,128GB以下容量的SSD就不值得推薦了。


v 最新文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        v 精華文章

               

奇摩搜尋
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

線上收看: 景點即時影像 | 線上查詢: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

    Powered by 熊蓋站  Code © 2005-2017 Plurk Twitter 
讀取秒數Time 0.027042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現在時間是 2024-11-27 22:48